送陈长卿还八闽

岭树吹寒动早梅,好山那惜暂徘徊。

难教云水留君住,先问舟航何日来。

松径未深终有待,石池虽浅更须开。

闻钟应不同元亮,肯信溪桥长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期待。首联“岭树吹寒动早梅,好山那惜暂徘徊”,以岭上寒风中摇曳的树木和即将绽放的早梅,以及令人赏心悦目的好山为背景,渲染出离别的氛围,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那惜暂徘徊”则流露出诗人愿意在离别之际多停留片刻,享受这难得的相聚时光。

颔联“难教云水留君住,先问舟航何日来”,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盼。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山水阻隔,也无法留住友人,只能先询问友人何时能再次归来,流露出深深的牵挂与期待。

颈联“松径未深终有待,石池虽浅更须开”,运用象征手法,松径代表了友情之路,尽管现在还未深邃,但总有深厚的一天;石池虽浅,却需要不断地开拓,寓意着友情需要双方共同维护与深化。这两句诗既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尾联“闻钟应不同元亮,肯信溪桥长绿苔”,以晋代诗人陶渊明(字元亮)为例,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生活的态度。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像陶渊明一样,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美,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一种祝福,希望他能在新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归宿,让溪桥上的绿苔见证他们深厚的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7)

释今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记汝长老长至晚步

薄暮长陂林悄悄,短筇迟影发苍苍。

群阴消尽人同老,一气潜生天渐忙。

学雪梨花偷试白,宿梅春鸟误啼黄。

无端恼乱东溪竹,叶叶西风背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初入丹霞

三十馀年劳梦寐,此心惟许此山知。

护生堤外欣逢处,长老峰前独立时。

绕壑光回晴雪迥,散花香满宝幢垂。

幸陪龙象荣何极,共赌人天九会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紫玉台

石籀何人镌玉台,松杉岁岁老岩隈。

一林霜月猿声冷,千古烟霞鹤梦回。

白社有缘酬惠远,文章无价慰宗雷。

登高更莫劳双眼,多少閒情付劫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奉和本师天老人咏栖贤牡丹

绝世芳菲未易同,高枝閒放万峰中。

不缘杏日矜名苑,别有天香起阆风。

倚槛晓随春露冷,和云深隐夕阳红。

灵山百万逢今日,感叹重拈印碧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