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成趣园诗

渊明晋名流,贤达早自悟。

一为折腰屈,幡然赋归去。

亲戚说情话,园涉日成趣。

陈迹固已远,赏音者稀遇。

君独慕高节,隐居事田圃。

亭轩喜幽静,绿荫多佳树。

三径时往还,花香袭杖屦。

所适忻有得,忘言心自豫。

榜园固无愧,古雅见风度。

顾我老将至,区区犹仕路。

会当勇退归,卜邻就佳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向往自然、追求高洁品质的隐士形象,通过对成趣园的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李永安以金代的身份,通过“渊明晋名流”的开篇,巧妙地将自己与东晋时期的陶渊明相联系,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当下官场的反思。

“一为折腰屈,幡然赋归去”,这两句直接引用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由与独立人格的追求。“亲戚说情话,园涉日成趣”则描绘了隐居生活中的日常,通过与亲朋好友的交流,以及在园中劳作的乐趣,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温馨与满足。

“陈迹固已远,赏音者稀遇”两句,既是对过去官场生活的感慨,也是对当前社会环境的反思,暗示了知音难觅的孤独感。“君独慕高节,隐居事田圃”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亭轩喜幽静,绿荫多佳树”、“三径时往还,花香袭杖屦”等句,细腻地描绘了成趣园内的景致,通过“幽静”、“佳树”、“花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充满生机与和谐的氛围。

“所适忻有得,忘言心自豫”表达了隐士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达到了超越语言的境界。“榜园固无愧,古雅见风度”则是对成趣园及其主人品格的高度评价,强调了其古朴雅致的风格和内在的高尚品质。

最后,“顾我老将至,区区犹仕路。会当勇退归,卜邻就佳处”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岁渐长、官场生涯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回归自然、寻找理想栖息地的期待,充满了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高洁品质和自然和谐生活的深刻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2)

李永安(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宴会成趣园诗

渊明耻折腰,眷然歌归欤。

虽云退身早,田园已荒芜。

日涉三径幽,松菊滋绕庐。

岂知对鱼鸟,尚愧在迷涂。

梁君早闻道,浮云视簪裾。

乃复爱渊明,幽怀寄村墟。

朝行云霞窟,暮醉花月区。

寻梅雪没履,倚竹霜粘须。

妙趣人不识,高风今昔无。

渊明如病人,既病方韨除。

夫君千岁质,泰然一复初。

安得有龙眠,画此成趣图。

形式: 古风

宴会成趣园诗

举世醉浮荥,幽事谁肯寻。

譬如攫金人,入市惟见金。

先生厌尘杂,静念到园林。

数往境自熟,有得乐更深。

春兰汎光风,夏木贮清阴。

露菊浥佳色,霜松知本心。

渊明尝乐此,意合无古今。

当其领会处,岂止忘华簪。

先生比渊明,但欠酒与琴。

饭蔬有真味,风籁有清音。

出处纵小异,要之俱陆沉。

我亦志丘壑,聊拟斜川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宴会成趣园诗

人生政如寓,光景不暂驻。

行乐当及时,甘分随所遇。

奈何达者少,往往名所误。

白首纵得归,伤嗟已迟暮。

贤哉乐城子,此理能夙悟。

雅志慕渊明,葺园曰成趣。

乘兴日游涉,萧然惟杖履。

柴门昼常关,为无俗客故。

松竹交翠荫,禽鸟弄清咮。

风月四时佳,如在山林住。

壶觞但自引,琴书即心悟。

更向容安亭,高卧谈玄素。

此生真足了,觅甚蓬莱路。

恨不见紫芝,相约临流赋。

形式: 古风

宴会成趣园诗

渊明昭旷人,韵高难适俗。

折腰肯为五斗米,三径归来理松竹。

千年何人为赏音,伯鸾之孙怀古心。

幽园日涉自成趣,手植佳木成清阴。

问公是中有何好,杖履婆娑不知老。

凉风月夕竹自笑,轻云春书花相恼。

鸿飞冥冥无弋网,万事不理醉醇酿。

忘机便是葛天民,高情真到羲皇上。

人生古今贵适意,两公解作一生事。

君不见平泉树石名九州,主人万里著穷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