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微雪军将出,吹笳天未明。
观兵登古戍,斩将对双旌。
分阵瞻山势,潜兵制马鸣。
如今青史上,已有灭胡名。
此诗描绘了一场边塞之战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军事行动的紧张气氛和古典战争的英雄主义。首句“微雪军将出,吹笳天未明”设定了时间背景,是在黎明前的朦胧之际,大地仍被薄雾和细雪覆盖,而军队即将出发,战场上的号角声此起彼伏,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增添了一份神秘与紧迫感。
“观兵登古戍,斩将对双旌”一句,则描写了将领站在古老的城墙上检阅部队,准备迎战敌军,而“斩将”二字透露出了战争的残酷与决断,同时“双旌”象征着权威与勇气,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胜利。
“分阵瞻山势,潜兵制马鸣”一句,展示了军队根据地形布局,准备伏击敌人。将领们审视山势,部署战术,而士兵们则在暗中控制着呼啸的战马,为突袭做好准备。
最后,“如今青史上,已有灭胡名”表明了这场战争已经被载入历史,敌人(胡人)已经被击败,留下了永恒的功绩。这不仅是对胜利的一种肯定,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军事成就的赞美和对英雄事迹的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景象与战争氛围的精细刻画,以及对历史记载的引用,展示了作者于鹄在唐代所特有的文学风格与审美情趣。
不详
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单于骄爱猎,放火到军城。
乘月调新马,防秋置远营。
空山朱戟影,寒碛铁衣声。
度水逢胡说,沙阴有伏兵。
旧隐松林下,冲泉入两涯。
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
茅屋长黄菌,槿篱生白花。
幽坟无处访,恐是入烟霞。
任性常多出,人来得见稀。
市楼逢酒住,野寺送僧归。
檐下悬秋叶,篱头晒褐衣。
门前南北路,谁肯入柴扉。
身老无修饰,头巾用白纱。
开门朝扫径,辇水夜浇花。
药气闻深巷,桐阴到数家。
不愁还酒债,腰下有丹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