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冰过雪斋

寻风寻雪欲寻谁,北里先生睡起迟。

千片冻云沉地骨,一方清鉴照僧眉。

草鞋易滑肌羸后,拄杖忽停诗到时。

便使不禁死亦得,枯骸千古浸冰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踏冰过雪的艰难旅程,以及在严寒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意境。首句“寻风寻雪欲寻谁”,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孤独前行的景象,似乎在寻找着某种未知的存在或意义。接着,“北里先生睡起迟”一句,通过对比北里先生(可能指诗人自己)与他人不同的作息习惯,暗示了其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千片冻云沉地骨,一方清鉴照僧眉”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天空中的云层比作冻结的大地,而清澈的湖面则映照出僧人的眉毛,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寓意着内心的纯净与清明。

“草鞋易滑肌羸后,拄杖忽停诗到时”则进一步描绘了行进过程中的艰辛与诗意的瞬间。草鞋因冰雪而滑动,身体因寒冷而虚弱,但正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诗人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停下脚步,捕捉到了心灵深处的诗篇。

最后,“便使不禁死亦得,枯骸千古浸冰池”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即使面对死亡,也能在冰冷的池水中找到永恒的宁静与解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雪斋新诗

到门白尽两边篱,独拥半裘一见疑。

半个孤僧连雪倒,数篇新句忍寒披。

鬼当哭处予偏妒,血到漓时佛更悲。

三日下来应冻死,早成一首哭冰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久坐雪斋

蚤过疏雪挂双眉,坐到斜阳两不知。

撒尽风颠宁作我,留将气骨自教儿。

一匙每节僧方饿,半晌无言句又奇。

从此板扉无剥啄,便知托钵到来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从雪斋归

出门一步即相思,依旧崎岖冷独支。

只雁负霜沙上至,野僧将月杖头随。

总来雪窖堪长往,那见龙津更不离。

归到柴扃閒未掩,啾嘈寒雀共论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怀苏筑

相思只在海之涯,共是飘流垫雪沙。

到处谈经吾有钵,对天弹铗尔无家。

树寒夜绕徒三匝,腹饿空扪剩五车。

但愿上苍长雨粟,从今更不用天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