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久坐雪斋的静谧与深思。首联“蚤过疏雪挂双眉,坐到斜阳两不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自面对稀疏雪花,时间仿佛凝固,直到夕阳西下,他仍沉浸其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颔联“撒尽风颠宁作我,留将气骨自教儿”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个性的追求,以及对后辈的期许,通过风颠的自由不羁,寄托了自我与教育的思考。颈联“一匙每节僧方饿,半晌无言句又奇”描绘了僧侣生活的简朴与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即使在饥饿中也能找到灵感,且其诗句别具一格。尾联“从此板扉无剥啄,便知托钵到来时”预示着诗人期待着某种精神上的交流或启示,希望在宁静中等待着心灵的共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