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哀诗.故国子博士郭公

汾阳饱经术,赋性甚坦率。

在昔举神童,广场推杰出。

尚书诵在口,何论落自笔。

总角取科名,弱冠纡缨绂。

早佐湘阴幕,汉鼎入周室。

失志罢屠龙,佯狂遂扪虱。

周行亦黾勉,吏隐多放逸。

滑稽东方朔,图画王摩诘。

古文识科斗,奥学辨萍实。

字穷苍颉本,篆證阳冰失。

王绩醉为乡,伯伦居无匹。

俸钱乏一囊,宦路从三黜。

朱衣多不著,白发仍慵栉。

渐老羁旅年,方见升平日。

忽以伎术召,此意殊郁郁。

放口忤无须,何门求造膝。

遁逃终见捕,谴逐道中卒。

遗孤落闾阎,荒冢鸣蟋蟀。

手泽渐难求,谁家耀箱帙。

投吊焚此诗,九原应有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创作的《五哀诗》。通过对诗中语言和意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

诗人以汾阳饱经术开始,展现了一个学者形象,这个形象赋性坦率,曾在年少时因其才华横溢而被推崇。在昔日的记忆中,他能够背诵《尚书》,文笔流畅,不需多虑。诗人通过对这个人物早期学术成就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和文学才能的尊重与怀念。

然而,这个形象随后经历了从失落到放纵的变化。他曾佐助于湘阴幕(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朝代或事件),但最终却因为失去理想而选择了屠龙之道,甚至佯狂至扪虱(比喻极度的疯狂)。周行黾勉,吏隐多放逸,这些描写反映出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社会环境的复杂。

诗中还穿插着对滑稽东方朔、图画王摩诘等历史人物的提及,以及对古文识科斗、奥学辨萍实的探讨,这些都是作者用来丰富其内心世界和知识背景的手法。字穷苍颉本,篆證阳冰失,则是在表现个人学术研究的艰辛与困境。

王绩醉为乡,伯伦居无匹,表达了对友人或同道中人的怀念和不舍。而俸钱乏一囊、宦路从三黜,则是对物质匮乏和仕途挫折的无奈。朱衣多不著,白发仍慵栉,更是表现了年龄增长带来的沧桑感慨。

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渐老羁旅年,却在某个升平之日忽被以伎术召见,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作者心中充满了郁郁。放口忤无须,何门求造膝,是对命运多舛的无奈和寻找出路的困惑。

最后,诗人预感到自己可能会遭遇捕捉和谴逐,最终在道中卒去,留下遗孤落闾阎、荒冢鸣蟋蟀的凄凉景象。手泽渐难求,谁家耀箱帙,则是对未来无望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对一个学者形象的塑造和内心世界的挣扎,展现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知识价值、社会变迁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士人面对政治动荡和个人理想失落时的普遍心理状态。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五哀诗.故尚书兵部侍郎琅琊王公

琅琊名父子,少孤起徒步。

贽谒桑魏公,藻鉴非易与。

抚顶久叹惜,王杨许为伍。

诸侯取为官,佐幕大名府。

主帅杜重威,功大心跋扈。

天骥被絷维,神龟罹网罟。

六师薄孤垒,三面开生路。

主人既释放,宾筵因诖误。

逼胁本非辜,贬谪寻不赴。

折腰纡墨绶,拓翼久未举。

梁竦耻州县,长卿有辞赋。

里行旌邑政,柱史登朝序。

抨弹志不乐,润色才有素。

锦窠应列宿,星垣吟药树。

丹青生帝典,金玉铿王度。

东观秉直笔,南宫司贡部。

时英萃门下,蔼蔼腾嘉誉。

鹏掀六月风,豹蔚七日雾。

多才同列忌,嫉恶奸人怒。

排斥屡专城,织罗仍典午。

名宦颇流离,衣食常贫窭。

文明起代邸,振拔非不遇。

紫微虽正拜,白发已迟暮。

史鱼直有遗,枨也刚不吐。

非才占清列,志欲投兕虎。

英俊在草莱,力能生翅羽。

毁誉两无私,华衮间萧斧。

掌选循故实,尹京耻钩距。

名位仅三事,疾瘵婴二竖。

告满拜贰卿,君恩慰沉痼。

终见哲人萎,萧萧空垄墓。

鲤庭有令嗣,凤阁登仙署。

两制列门生,九原应自许。

苍苍犹足信,吾道似有诉。

馀庆在子孙,明明深可据。

形式: 古风

五哀诗.故尚书虞部员外郎知制诰贬莱州司马渤海高公

文自咸通后,流散不复雅。

因仍历五代,秉笔多艳冶。

高公在紫微,滥觞诱学者。

自此遂彬彬,不荡亦不野。

惜哉伤躁进,忤旨出阁下。

吾君登大宝,兑泽连霶洒。

均阳又淮阳,移徙曾不暇。

遂无牵复命,虚偶文明化。

何路得自新,赍志入长夜。

人谓责太深,终于郡司马。

形式: 古风

凤皇陂

次公治颍川,仁政被一方。

神物不藏瑞,兹焉集凤皇。

在昔奏箫韶,舜庭来跄跄。

西伯有至化,亦见鸣岐阳。

仲尼岂无德,已矣空悲伤。

夫何刀笔吏,而能致殊祥。

我来过荒陂,烟草但苍苍。

缅怀汉循吏,史笔恐未详。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太一宫祭回马上偶作寄韩德纯道士

去年暨今夏,承诏祠天神。

昔当摇落时,宫叶红纷纷。

此来芳春暮,宫草青蓁蓁。

三日奉斋洁,百骸祛垢氛。

御署致恭虔,天香何絪缊。

监祀黄门郎,摄官紫微臣。

松枝拂剑佩,树影光搢绅。

灯烛晃白昼,香花蔼清芬。

金殿礼神仙,瑶坛醮星辰。

至诚不为己,玄鉴当福仁。

质明祀事毕,复命趋紫宸。

扬鞭入村落,缓辔聊逡巡。

麦田少时雨,蚕月无閒人。

自惭怀禄仕,蠹此力穑民。

又抛三洞趣,来入九衢尘。

不如韩道士,长此养天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