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以秋兰一盆为供

吾儿来侍侧,供我一秋兰。

萧然出尘姿,能禁风露寒。

移根自岩壑,归我几案间。

养之以水石,副之以小山。

俨如对益友,朝夕共盘桓。

清香可呼吸,薰我老肺肝。

不过十数根,当作九畹看。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的孩子来到身边,为我献上一丛秋兰。
它清雅超凡,能抵挡风霜露冷。
它的根从山崖溪谷移来,现在放置在我桌案之间。
我用水石精心养护,旁边还配以小山景致。
就像面对良师益友,日日夜夜相伴。
它的清香让人陶醉,滋润我衰老的心肺。
虽然只有十几株,我会视若大片的兰花园。

注释

吾儿:指诗人的孩子。
侍侧:陪伴在旁。
秋兰:兰花的一种,象征高洁。
萧然:清冷的样子。
出尘姿:超凡脱俗的姿态。
岩壑:山崖溪谷。
归我:转赠给我。
几案:书桌。
水石:水和石头,用于养兰。
小山:小型景观,象征自然环境。
益友:有益的朋友。
盘桓:长久停留。
薰:熏陶。
老肺肝:老人的心肺。
十数根:十几株。
九畹:古代计算面积的单位,这里形容数量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戴复古在秋季得到一盆秋兰的情景。他欣喜地让儿子在一旁侍候,将这盆兰花视为珍贵之物。秋兰的姿态超凡脱俗,仿佛能抵挡住风露的侵袭。它原本生长于岩壑之中,现在被移植到书桌旁边,伴以清水和奇石,以及一座小山作为装饰,显得如同益友般亲近。诗人每日与兰花相伴,享受其散发的清香,这清新的气息仿佛洗涤了他的肺腑。虽然只有十几根,但在诗人眼中,它们的价值堪比大片的兰花园。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兰花的喜爱和珍视之情,以及从中获得的精神寄托。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祝二严

仆本山野人,渔樵共居处。

小年学父诗,用心亦良苦。

搜索空虚腹,缀缉艰辛语。

糊口走四方,白头无伴侣。

前年得严粲,今年得严羽。

我自得二严,牛铎谐钟吕。

粲也苦吟身,束之以簪组。

遍参百家体,终乃师杜甫。

羽也天姿高,不肯事科举。

风雅与骚些,历历在肺腑。

持论伤太高,与世或龃龉。

长歌激古风,自立一门户。

二严我所敬,二严亦我与。

我老归故山,残年能几许。

平生五百篇,无人为之主。

零落天地间,未必是尘土。

再拜祝二严,为我收拾取。

形式: 古风

舣舟登滕王阁

散步登城郭,维舟古树傍。

澄江浮野色,虚阁贮秋光。

却酒淋衣湿,搓橙满袖香。

西风吹白发,犹逐少年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赵尊道郎中出示唐画四老饮图滕贤良有诗亦使野人著句

采芝商山秦四皓,象戏橘中为四老。

我疑此画即其人,有时以酒陶天真。

丹青不知谁好手,作此饮态妙入神。

摩挲半世江湖眼,古锦轴中舒复卷。

细将物色辨人物,乃是晋时刘毕与陶阮。

一琴无弦横膝上,一琴团团明月样。

一人持杓坐瓮边,一人手携文一编,是中必写酒德篇。

诸君伤时强自遣,曲生风味况不浅。

五胡妖气蔽神州,誓江不救中原乱。

新亭举目愁山河,万事何如一樽满。

一杯一杯醉复醉,天地陶陶尽和气。

道术相忘礼法疏,形骸懒散无机事。

此画流传知几载,生绡剥落精神在。

何人为我更作杜陵饮中八仙歌,将与冰壶主人为此对。

形式: 古风

送吴伯成归建昌二首(其二)

吾友严华谷,实为君里人。

多年入诗社,锦囊贮清新。

昨者袁蒙斋,招为入幕宾。

千里有遇合,隔墙不见亲。

君归访其家,说我老病身。

别有千万意,付之六六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