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伯成归建昌二首(其二)

吾友严华谷,实为君里人。

多年入诗社,锦囊贮清新。

昨者袁蒙斋,招为入幕宾。

千里有遇合,隔墙不见亲。

君归访其家,说我老病身。

别有千万意,付之六六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我的好友严华谷,确实是你的同乡。
他多年来参加诗社,诗囊中充满着清新的诗篇。
昨天袁蒙斋邀请他,成为他的幕僚。
虽然相隔千里,却因机缘巧合相遇,但未能亲自相见。
你回去拜访他时,他告诉我他身体已老病缠身。
他还有一肚子的话想对我说,只能通过书信传达。

注释

吾友:我的朋友。
严华谷:人名。
实为:实际上是。
君里人:你的同乡。
多年:多年以来。
入诗社:加入诗社。
锦囊:装满诗歌的袋子。
贮:储存。
清新:清新脱俗的诗才。
袁蒙斋:人名。
招:邀请。
入幕宾:幕僚或宾客。
千里:千里之外。
遇合:相遇的机会。
隔墙:隔着墙壁。
不见亲:未能相见。
君归:你回去。
访其家:拜访他家。
老病身:年老多病的身体。
别有:另有所言。
千万意:千言万语。
付之:交付给。
六六鳞:书信(古人以六尺长的竹简写信,故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赠送给好友吴伯成的两首诗之一。诗中表达了对吴伯成的赞赏与离别的感慨。首句“吾友严华谷,实为君里人”点出严华谷与吴伯成的交情,以及他们同乡的关系。接着,“多年入诗社,锦囊贮清新”赞扬了吴伯成在诗歌创作上的才华和清新风格。

“昨者袁蒙斋,招为入幕宾”描述了吴伯成被袁蒙斋邀请担任幕僚之事,暗示了他的新机遇。“千里有遇合,隔墙不见亲”表达了诗人对吴伯成远行的感叹,虽然近在咫尺,却因职务变动而难以相见。诗人通过“君归访其家,说我老病身”表达了自己年事已高、身体不佳的情况,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吴伯成的关心。

最后两句“别有千万意,付之六六鳞”寄寓了诗人对吴伯成深深的祝福和期待,希望他能将这份深情厚谊传达给他人,如同鱼鳞般细密而珍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送吴伯成归建昌二首(其一)

老夫脚病疮,闭门作僧夏。

麦面不疗饥,冬衣犹未卸。

喜读吴融诗,穷愁退三舍。

无因暗投璧,有味倒餐蔗。

冥搜琢肺肝,苦吟忘昼夜。

工夫到深处,非王亦非霸。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送张子孟

君为郴桂客,听说道途难。

不过神愁岭,须经鬼哭山。

心平无险路,酒贱有欢颜。

早作还乡计,高堂鹤发斑。

形式: 五言律诗

送来宾宰

君作来宾宰,听我说来宾。

蛮俗无王化,当为行化人。

有民无租赋,租赋出商旅。

逐利遭重徵,商旅亦良苦。

能放一分宽,可减十分怨。

不爱资囊橐,但爱了支遣。

民穷赖抚摩,官贫俸不多。

但得百姓安,俸薄其柰何。

勿谓朝廷远,官职易迁转。

律己贵廉勤,御事要明断。

自县辟为州,指日为太守。

须知早归来,瘴乡不可久。

形式: 古风

送侄孙汝白往东嘉问讯陈叔方诸丈

子去寻名胜,何惭著布衣。

出门知所乡,在旅亦如归。

道谊无穷达,文章有是非。

寄声陈与赵,相赏莫相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