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评石径

云关秘西轩,浏浏岩壑声。

林篁碧天端,风佩摇秋清。

俯仰瞻嵯峨,石气互阴晴。

窈窕一何深,得无怡我情?

幽人想元迹,流览众妙呈。

一径入云去,高下谁当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诗人以“云关秘西轩”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神秘而幽深的空间,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山间小屋之中,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

接下来,“浏浏岩壑声”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山谷中流水潺潺的声音,如同大自然的乐章,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随后,“林篁碧天端,风佩摇秋清”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和谐,竹林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碧绿,微风吹过,仿佛佩戴着风铃的轻盈,带来秋天的清新气息。

“俯仰瞻嵯峨,石气互阴晴”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动作,展现了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无论是山峰的巍峨还是石头表面的阴晴变化,都充满了自然界的奥秘与魅力。接着,“窈窕一何深,得无怡我情?”表达了诗人对这深邃幽静之地的喜爱之情,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最后,“幽人想元迹,流览众妙呈”暗示了这里曾有人迹,但如今已成遗迹,只有诗人独自流连,欣赏着这里的种种奇妙之处。而“一径入云去,高下谁当名?”则以问句收尾,既是对未知路径的探索,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无限遐想,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4)

梁国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湖杂感》二十首(其七)

佛灯官烛古珠宫,二十年前两寓公。

画笔空濛山过雨,诗情淡荡水微风。

断桥春早波吹绿,灵隐秋深叶染红。

白鹤即看城郭是,归来华表莫匆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西湖杂感》二十首(其八)

西泠云树六桥东,月姊曾闻下碧空。

杨柳长条人绰约,桃花得气句玲珑。

笔林研匣芳华里,翠袖香车丽日中。

今日一灯方丈室,散花长侍净名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西湖杂感》二十首(其九)

堤走沙崩小劫移,桃花剺面柳攒眉。

青山无复呼猿洞,绿水都为饮马池。

鹦鹉改言从靺鞨,猕猴换舞学高丽。

只应鹫岭峰头死,却悔飞来竺国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西湖杂感》二十首(其十)

方袍潇洒角巾偏,才上红楼又画船。

修竹便娟调鹤地,春风蕴藉养花天。

蝶过柳苑迎丹粉,莺坐桃堤候管弦。

不是承平好时节,湖山容易著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