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方袍潇洒角巾偏,才上红楼又画船。
修竹便娟调鹤地,春风蕴藉养花天。
蝶过柳苑迎丹粉,莺坐桃堤候管弦。
不是承平好时节,湖山容易著神仙。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边一位身着方袍、头戴角巾的文士的悠闲生活。他先是登上了红楼,随后又乘船游于湖上。诗中以“修竹”、“调鹤地”、“春风”、“养花天”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蝴蝶在柳苑中翩翩起舞,迎接那抹丹粉般的色彩;黄莺则坐在桃堤之上,静候着管弦乐声的到来。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时节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与和谐生活的向往。然而,这并非只是单纯的赞美,诗人在最后两句中提到,“不是承平好时节”,暗示了在这样的和平盛世中,能够如此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幸运与难得。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反思与感慨。
不详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匼匝湖山锦绣窠,腥风杀气入偏多。
梦儿亭里屯蛇豕,教妓楼前掣骆驼。
粉蝶作灰犹似舞,黄莺避弹不成歌。
嘶风朔马中流饮,顾影相蹄怕绿波。
岂独湖山笑突如,珠林宝网亦丘墟。
消沉泡幻看金鲫,警策浮生听木鱼。
藕孔刀兵三劫炽,莲花刻漏六时疏。
于今顶礼云栖老,拥卫人天五百余。
天地为笼信可哀,南屏旧隐谪仙才。
遗庐尚有孤花在,吊客徒闻独鹤回。
渍酒青鞋褰宿莽,题诗红袖拂荒苔。
太平宰相曾招隐,矫首云霞海上来。
东海桑田事岂诬,藏舟夜壑本良图。
摸金山欲移三竺,蒸土陂应决两湖。
地媪荒凉忧竭泽,波神刺促怨投珠。
不知系缆江头石,曾见秦人筑塞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