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鹿门烟影接隆中,翁媪通家社酒红。
只有山童最神骏,旧曾床下拜庞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画卷。首句“鹿门烟影接隆中”,以鹿门山的烟雾与隆中的景象相连,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又神秘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翁媪通家社酒红”一句,通过描述老夫妇共享社酒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温馨,让人感受到人情的淳朴和生活的简单美好。
“只有山童最神骏,旧曾床下拜庞公。”这一句则通过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童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小童的“神骏”不仅指其外在的灵动活泼,也暗含着对古代智者庞德公的尊敬与向往,体现了后辈对先贤智慧的传承与膜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更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不详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晚醉城南不记回,虚檐高枕藉莓苔。
酒醒凉意潇潇在,应是前山送雨来。
云白天青浩不收,雨晴山色欲无秋。
淡烟衰草关何事,落日红波空自愁。
松窗一夜远潮生,断送幽人睡失明。
梦觉不知春已去,半帘红雨落无声。
来时残雪点征衣,落尽庭花尚未归。
梦里不知身尚病,春衫归路马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