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寺早夏

尘埃经小雨,地高倚长坡。

日西寺门外,景气含清和。

闲有老僧立,静无凡客过。

残莺意思尽,新叶阴凉多。

春去来几日,夏云忽嵯峨。

朝朝感时节,年鬓闇蹉跎。

胡为恋朝市,不去归烟萝。

青山寸步地,自问心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微雨洒过地面尘土少,高处斜坡倚靠视野辽阔。
日落时分寺庙门外,景色宁静气候宜人。
偶尔有老僧静静地站立,没有任何凡俗客人经过。
残莺的歌声已消逝,新叶带来的阴凉日益增多。
春天刚过去没多久,夏天的云彩忽然变得峻峭壮丽。
每天感受着季节的变迁,年华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为何还留恋城市的繁华,不愿归隐山林之间。
面对青山这咫尺之地,扪心自问应如何选择。

注释

尘埃:地上的尘土。
经:经过。
小雨:细雨。
地高:地势高。
倚:依靠。
长坡:长长的山坡。
日西:日落时分。
寺门:寺庙的门口。
外:外面。
景气:景色和气候。
闲有:偶有。
老僧:年老的僧人。
立:站立。
静无:非常安静,没有。
凡客:世俗的客人。
过:经过。
残莺:晚春的黄莺。
意思:歌声的情感。
尽:结束。
新叶:新生的树叶。
阴凉:树荫下的凉爽。
多:增多。
春去:春天过去。
来几日:才几天。
夏云:夏天的云。
忽:忽然。
嵯峨:形容山势峻峭。
朝朝:每天。
感时节:感叹时光的流转。
年鬓:年岁的白发。
闇:暗中。
蹉跎:时间白白流逝。
胡为:为何。
朝市:朝廷或城市的繁华生活。
不去:不离开。
归:回归。
烟萝:形容幽静的山林。
青山:青翠的山峦。
寸步地:很小的地方。
自问:自我反省。
心如何:内心的感受如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早夏景象。开篇“尘埃经小雨,地高倚长坡”两句,通过小雨洗净了尘埃,描绘出一片干净而安静的自然环境,"地高倚长坡"则是说诗人所站立之处,是一块微高的地方,可以俯瞰远方。接着“日西寺门外,景气含清和”两句,表达了太阳西沉时,那种温柔的光线照耀在寺院门外,整个景象显得格外宁静和谐。

中间四句“闲有老僧立,静无凡客过。残莺意思尽,新叶阴凉多。”描绘了一个悠然自得的场景,诗人见到一位老僧站在那里,周围没有俗世的行人经过,只剩下一些残留的花朵已经凋谢,而新长出的树叶带来了一片清凉。

后四句“春去来几日,夏云忽嵯峨。朝朝感时节,年鬓闇蹉跎。”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从春天到夏天不过几日,夏云忽然变得浓密而高耸,每天早晨都在感叹时光的飞逝,而自己的头发也因此显得斑斑点点。

末两句“胡为恋朝市,不去归烟萝。青山寸步地,自问心如何。”表达了诗人对俗世的淡然,也不愿意留恋于喧嚣的市场,而是选择返回那个静谧的自然环境中的家园。最后一句“青山寸步地,自问心如何”则是在反思自己内心的情感,是在询问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片刻的宁静中,是怎样的情绪在流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思想感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青冢

上有饥鹰号,下有枯蓬走。

茫茫边雪里,一掬沙培塿。

传是昭君墓,埋闭蛾眉久。

凝脂化为泥,铅黛复何有。

唯有阴怨气,时生坟左右。

郁郁如苦雾,不随骨销朽。

妇人无他才,荣枯系妍否。

何乃明妃命,独悬画工手。

丹青一诖误,白黑相纷纠。

遂使君眼中,西施作嫫母。

同侪倾宠幸,异类为配偶。

祸福安可知,美颜不如丑。

何言一时事,可戒千年后。

特报后来姝,不须倚眉首。

无辞插荆钗,嫁作贫家妇。

不见青冢上,行人为浇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饱食闲坐

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

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

箸箸适我口,匙匙充我肠。

八珍与五鼎,无复心思量。

扪腹起盥漱,下阶振衣裳。

绕庭行数匝,却上檐下床。

箕踞拥裘坐,半身在日旸。

可怜饱暖味,谁肯来同尝。

是岁太和八,兵销时渐康。

朝廷重经术,草泽搜贤良。

尧舜求理切,夔龙启沃忙。

怀才抱智者,无不走遑遑。

唯此不才叟,顽慵恋洛阳。

饱食不出门,闲坐不下堂。

子弟多寂寞,僮仆少精光。

衣食虽充给,神意不扬扬。

为尔谋则短,为吾谋甚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齿落辞

嗟嗟乎双齿,自吾有之尔。

俾尔嚼肉咀蔬,衔杯漱水。丰吾肤革,滋吾血髓。

从幼逮老,勤亦至矣。幸有辅车,非无龂腭。

胡然舍我,一旦双落。齿虽无情,吾岂无情。

老与齿别,齿随涕零。我老日来,尔去不回。

嗟嗟乎双齿,孰谓而来哉?孰谓而去哉?

齿不能言,请以意宣。为口中之物,忽乎六十馀年。

昔君之壮也,血刚齿坚。今君之老矣,血衰齿寒。

辅车龂腭,日削月朘。上参差而下??,曾何足以少安。

嘻!君其听哉,女长辞姥,臣老辞主。

发衰辞头,叶枯辞树。

物无细大,功成者去,君何嗟嗟?

独不闻诸道经,我身非我有也,盖天地之委形。

君何嗟嗟?又不闻诸佛说,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

由是而言,君何有焉?

所宜委百骸而顺万化,胡为乎嗟嗟于一牙一齿之间。

吾应曰:吾过矣,尔之言然。

形式: 古风

临都驿送崔十八

勿言临都五六里,扶病出城相送来。

莫道长安一步地,马头西去几时回。

与君后会知何处,为我今朝尽一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