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冢

上有饥鹰号,下有枯蓬走。

茫茫边雪里,一掬沙培塿。

传是昭君墓,埋闭蛾眉久。

凝脂化为泥,铅黛复何有。

唯有阴怨气,时生坟左右。

郁郁如苦雾,不随骨销朽。

妇人无他才,荣枯系妍否。

何乃明妃命,独悬画工手。

丹青一诖误,白黑相纷纠。

遂使君眼中,西施作嫫母。

同侪倾宠幸,异类为配偶。

祸福安可知,美颜不如丑。

何言一时事,可戒千年后。

特报后来姝,不须倚眉首。

无辞插荆钗,嫁作贫家妇。

不见青冢上,行人为浇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哀婉的历史画面,通过对昭君墓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美貌佳人的哀悼。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情感深厚。

“上有饥鹰号,下有枯蓬走”两句,以荒凉的景象开篇,通过饥饿的鹰在上空鸣叫和地面上的枯萎蓬草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昭君墓所处环境的荒凉与冷清。

“茫茫边雪里,一掬沙培塿”两句,则描绘了昭君墓在边塞之中,雪花纷飞之下,用沙土堆积起来的情景。这里的“茫茫”形容广阔而深远的雪景,“一掬沙”则表明墓塚是用简单的手法堆起。

“传是昭君墓,埋闭蛾眉久”两句,直接指出了这座坟墓属于历史上著名的王昭君。诗人通过“埋闭蛾眉久”来隐喻昭君美貌如画,但却被时光埋葬。

接下来的“凝脂化为泥,铅黛复何有”两句,则是对美女逝去后的哀悼。这里的“凝脂”比喻昭君的肌肤之白嫩,“铅黛”则指古代妇女画上的眉妆。这两样东西在时光的侵蚀下,都已不复存在,强化了诗人对于美的易逝和物的无常的感慨。

“唯有阴怨气,时生坟左右”一句,表达了昭君可能因其特殊命运而留下的某种哀怨的情绪,这种情绪在墓旁偶尔升起,如同迷雾一般。

“郁郁如苦雾,不随骨销朽”两句,则形容这种阴怨之气浓郁而难以散去,即便是尸骨已朽,它依旧存在,强调了这种情绪的持续性和深重性。

“妇人无他才,荣枯系妍否”一句,是诗人对于女性命运的一种感慨。昭君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仅是因为她的美貌,更是因为她特殊的情感与故事。这句话也间接表达了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反思。

“何乃明妃命,独悬画工手”两句,则是在说昭君之所以能留名后世,是因为她的一生被赋予了不寻常的使命,而这一切又是由后人通过绘画来传颂的。这里诗人也对历史记载和艺术创作之间关系进行了思考。

“丹青一诖误,白黑相纷纠”两句,是在说昭君的形象和故事,在后人的描述中可能已经发生了扭曲。在颜色的使用上,“丹青”代表着绘画中的红色和蓝绿色,而“白黑”则是对比鲜明的颜色,通过这些颜色组合来表达历史记载的复杂性。

接下来的“遂使君眼中,西施作嫫母”一句,则是说昭君的形象在后人的描述中变得扭曲,以至于连她的美貌都被误解。这里的“西施”指的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而“嫫母”则是一个丑陋的妇人,这种对比强调了历史记载可能带来的扭曲。

“同侪倾宠幸,异类为配偶”两句,是在说昭君之所以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不仅是因为她的美貌,更是因为她与众不同的身份和命运。这里的“异类”强调了昭君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

“祸福安可知,美颜不如丑”两句,是诗人对于历史事件和个人命运的一种感慨。在这段落中,“祸福”指的是灾难与幸福,而“美颜”则是昭君的美貌。这里强调了即便是最美好的东西,也可能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其价值。

最后,“何言一时事,可戒千年后”两句,是诗人对于历史教训的一种呼吁。他通过昭君的故事,希望能够对后世产生警示作用,即使是一件小事,也值得我们深思和记取。

整首诗通过对昭君墓的描绘,以及对她生平与美貌的反思,展现了历史的复杂性、时间的无情以及个人命运的不可预测。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于过去的怀念,对于历史记载的质疑,同时也对女性命运和美的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饱食闲坐

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

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

箸箸适我口,匙匙充我肠。

八珍与五鼎,无复心思量。

扪腹起盥漱,下阶振衣裳。

绕庭行数匝,却上檐下床。

箕踞拥裘坐,半身在日旸。

可怜饱暖味,谁肯来同尝。

是岁太和八,兵销时渐康。

朝廷重经术,草泽搜贤良。

尧舜求理切,夔龙启沃忙。

怀才抱智者,无不走遑遑。

唯此不才叟,顽慵恋洛阳。

饱食不出门,闲坐不下堂。

子弟多寂寞,僮仆少精光。

衣食虽充给,神意不扬扬。

为尔谋则短,为吾谋甚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齿落辞

嗟嗟乎双齿,自吾有之尔。

俾尔嚼肉咀蔬,衔杯漱水。丰吾肤革,滋吾血髓。

从幼逮老,勤亦至矣。幸有辅车,非无龂腭。

胡然舍我,一旦双落。齿虽无情,吾岂无情。

老与齿别,齿随涕零。我老日来,尔去不回。

嗟嗟乎双齿,孰谓而来哉?孰谓而去哉?

齿不能言,请以意宣。为口中之物,忽乎六十馀年。

昔君之壮也,血刚齿坚。今君之老矣,血衰齿寒。

辅车龂腭,日削月朘。上参差而下??,曾何足以少安。

嘻!君其听哉,女长辞姥,臣老辞主。

发衰辞头,叶枯辞树。

物无细大,功成者去,君何嗟嗟?

独不闻诸道经,我身非我有也,盖天地之委形。

君何嗟嗟?又不闻诸佛说,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

由是而言,君何有焉?

所宜委百骸而顺万化,胡为乎嗟嗟于一牙一齿之间。

吾应曰:吾过矣,尔之言然。

形式: 古风

临都驿送崔十八

勿言临都五六里,扶病出城相送来。

莫道长安一步地,马头西去几时回。

与君后会知何处,为我今朝尽一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亭西墙下伊渠水中置石激流潺湲成韵颇有幽趣以诗记之

嵌巉嵩石峭,皎洁伊流清。

立为远峰势,激作寒玉声。

夹岸罗密树,面滩开小亭。

忽疑严子濑,流入洛阳城。

是时群动息,风静微月明。

高枕夜悄悄,满耳秋泠泠。

终日临大道,何人知此情。

此情苟自惬,亦不要人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