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学之士对时世的忧虑与无奈。"邹律暖燕谷,青史徒编录"一句,通过温暖如春的法度来比喻理想中的治国安邦,但现实中却只能是空谈历史,不见成效。"人心不变迁,空吹闲草木"则表达了诗人对人心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面对世事徒劳无功的无力感。
接下来的两句"世患有三惑,尔律莫能抑。边苦有长征,尔律莫能息"进一步强调了即使有着优秀的法度和治理之术,也无法根除世间的迷惑与边疆的苦难,表现出诗人面对社会问题时的无奈。
"斯术未济时,斯律亦何益"则是深刻地反思,即便是好的制度,在不被采纳、不能实行的时候,其意义又在哪里呢?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与现实落差之间的悲哀。
最后一句"争如至公一开口,吹起贤良霸邦国"则是一种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通过赞颂古代圣君之一开口便能吸引贤才、治理国家的理想状态,诗人表达了对于理想政治环境的渴望,以及希望有这样的领导者出现,能够改变现状。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差距深切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政治清明、社会安宁的强烈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