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丁丑戊寅岁,黄河两度清。
但教大宋在,即是圣人生。
亘古理不泯,中天日转明。
这番戡定后,世世永休兵。
这首《黄河清》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以黄河两次清流为引子,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深切期盼。
首句“丁丑戊寅岁,黄河两度清”,点明了时间背景,黄河在特定年份内两次清流,象征着某种特殊的历史事件或象征意义。接着,“但教大宋在,即是圣人生”一句,将国家的存续比作圣人的存在,强调了国家对于人民的重要性,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大宋王朝的深厚情感和对其复兴的渴望。
“亘古理不泯,中天日转明”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历史的规律不会消亡,就像天空中的太阳终会再次升起一样,寓意着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国家的光明终将到来。最后,“这番戡定后,世世永休兵”表达了诗人对结束战争、实现长久和平的强烈愿望,希望在统一稳定之后,能够迎来一个没有战争的时代。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历史哲理的融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体现了其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和平的向往。
不详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长夜漫漫发浩歌,生民涂炭果如何。
中兴车马修攘在,变雅君臣废缺多。
赤帜开明新日月,青毡恢拓旧山河。
誓崇忠义诛奸逆,田海虽迁志不磨。
一变太平业,民生若失巢。
乏牛耕瘠土,多马坏荒郊。
花圃半栽菜,谷田今长茅。
幡然欲深隐,远与世相抛。
五年前事别,一说泪滂沱。
帝业虽迁鼎,人心未倒戈。
日光疑白昼,天影愧清波。
背立官塘路,风前慷慨歌。
痴立若忘归,欲言还又讷。
时危恐戄多,国破繁华歇。
黄叶辱吴山,绿芜欺魏阙。
两峰流水声,偷哭汉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