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心王不能了,何不依真智。
一吼百兽伏,尽见无生理。
无生理甚宽,无心无可看。
非内外中间,非生死涅槃。
诸法无住处,遨游神自安。
这首诗歌咏的是禅宗的哲学思想,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对佛法真理的体悟。"心王不能了"指的心灵主宰无法完全掌控一切,这是对心灵力量有限的认知。"何不依真智"则是在提示我们应当依赖真正的智慧,即对宇宙本质的理解。
"一吼百兽伏"象征着禅师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力量,能够令一切迷惑和烦恼臣服。"尽见无生理"表达了对万物皆无固定实体、无永恒生命真相的洞察。
"无生理甚宽"意味着这样的宇宙观念是宽广无边的,它超越了生死之见,指向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自由和解脱。"无心无可看"则是在说,当达到无心境界时,一切对立和区分都将消失,无法再用常人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
"非内外中间,非生死涅槃"强调了禅学超越世俗的二元对立,如内外、中间、生死与涅槃等,这些概念在禅的最高境界中都被超越了。
"诸法无住处"表明万物皆无固定不变的本质,每一样事物都是流动变化的。"遨游神自安"则是在说,当心灵达到这种理解和体验时,就能够在宇宙之间自由漫步,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禅理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宇宙以及心灵自由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充满哲学思考和精神追求的诗歌。
不详
外求非是宝,无念自家珍。
心外求佛法,总是倒行人。
般若名尚假,岂可更依文。
有相皆虚妄,无形实是真。
意根无自性,万法本来虚。
外尘都不有,三界自然无。
五蕴今何在,尽总入无馀。
河沙过去佛,并在一毛如。
人有一卷经,无相亦无名。
无人能转读,有我不能听。
如能转读得,入理契无生。
非论菩萨道,佛亦不劳成。
阿爷当殿坐,子向前头立。
父子同宅住,小魔不敢入。
时开无尽藏,贫者相供给。
得之永不穷,免得生忧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