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斋秋日

卷帷收扇暮凉初,秋意盈襟小疾除。

池面宿烟荷盖老,阶唇漏日竹阴疏。

虚舟触物真无意,高枕论才似有馀。

学道知非堪自哂,眼昏方读贝多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傍晚时分,我卷起帘幕收起扇子,感受初来的秋意,微病也似乎减轻了。
池塘上夜间的雾气笼罩着荷花,显得它们已经老去;台阶边的竹影稀疏,阳光透过缝隙洒落。
我像一叶空舟,任凭外物触动却毫无所求,高枕而眠,谈论才华似乎绰绰有余。
学习佛法后深知世事无常,不禁自我嘲笑;视力模糊时才更珍视阅读佛经。

注释

暮凉:傍晚的凉意。
盈襟:充满胸怀。
宿烟:夜间笼罩的雾气。
虚舟:比喻超脱物外的心境。
贝多书:指佛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秋日景象,诗人在室内感受着初秋的凉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卷帷收扇暮凉初,秋意盈襟小疾除"表明诗人已经关闭了窗户和扇门,享受着傍晚时分的清凉,这种凉意似乎也带走了一些心中的烦恼。

"池面宿烟荷盖老,阶唇漏日竹阴疏"则是对室外景色的描绘。池塘上升起了薄雾,荷叶覆盖着水面,这是一幅典型的秋天湖光山色画面。同时,阳光透过稀疏的竹叶洒在台阶上,营造出一种闲适与宁静的氛围。

"虚舟触物真无意,高枕论才似有馀"表达了诗人对待世事的一种超然态度。他似乎不太在意外界的纷争,只是在悠闲地谈论着文学才能,甚至有些过剩。

最后两句"学道知非堪自哂,眼昏方读贝多书"则流露出诗人对自身修养的一种反思。"学道知非"意味着诗人在学习和修身的道路上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而"堪自哂"则是自嘲之意,即诗人对自己目前的情况感到有些可笑。而"眼昏方读贝多书"则表明尽管视力已经不佳,但诗人仍旧热衷于阅读古籍,尤其是贝山记的经典。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反映,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废书

断简孔堂坏,遗经汲冢虚。

谩求芸辟蠹,先叹鲁成鱼。

旧帛愁连盖,亡篇恨蜡车。

吾家先训在,楹凿晏生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建隆寺北池亭

宝刹开初地,沧浪绕故城。

芰莲俱野色,凫鸨各秋声。

岸阔烟无著,窗虚日易明。

归骖谁讶久,正为濯尘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明堂宿斋赐贡茶珍果上樽御膳

太寝陪祠宿斗城,宠颁通夕助斋明。

吴包瑞果金衣润,闽焙春团宝月盈。

满腹鸱幐催御酒,溢杯羊䘓识君羹。

甘滋饱德殊无寐,坐数章沟肃唱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昔叹

昔叹桴乘海,今悲涧隐松。

连城轻伪璧,画室畏真龙。

静胜将生白,机亡耻合踪。

谁谈龟手术,洴澼换吴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