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桥

五丁凿石极坚顽,陌上行人得往还。

月魄半轮沈水底,虹腰千尺驾云间。

郑卿车渡心应愧,秦帝鞭驱血尚殷。

为问长江深几许,雪风吹马下天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通济桥》,作者杨奂是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诗中通过描绘五丁开凿的艰辛,展现出桥梁建设的不易,形象生动。"月魄半轮沈水底,虹腰千尺驾云间"两句运用了比喻,将桥比作水中倒映的月魄和凌空飞架的彩虹,描绘出桥的壮观与奇幻。诗人提及郑卿驾车过桥时可能感到惭愧,暗示了桥的价值和历史意义,同时也提及秦帝的典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最后以疑问句"为问长江深几许,雪风吹马下天山"收尾,借长江之深寓意桥的稳固,以及在严寒中仍能通行的坚韧,表达了对通济桥的赞美和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历史韵味。

收录诗词(118)

杨奂(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名知章。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 字:焕然
  • 籍贯:乾州奉天

相关古诗词

试万宁宫

月澹长杨晓色清,天题飞下寂无声。

南山雾豹文章在,北海云鹏羽翼成。

玉槛玲珑红露重,金炉缥缈翠烟轻。

谁言夜半曾前席,白日君王问贾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至日

忆初年少在南梁,兄弟欢游久未忘。

春色共倾花底酒,雨声常对竹边床。

怒鲸一夕掀洪浪,断雁何时续旧行。

辜负乱来同被约,尺书不到十年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谒庙

会见春风入杏坛,奎文阁上独凭阑。

渊源自古尊洙泗,祖述何人似孟韩。

竹简不随秦火冷,楷林空倚鲁城寒。

飘零踪迹千年后,无复东西老一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终南和甫提点筠溪

仙家静住西南溪,竹外须信无馀师。

平生高节鬼亦畏,一点虚心人得知。

林深自有天地在,岁暮不受风霜欺。

何时借我半窗月?万里黄尘双鬓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