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闻提壶鸟因题邻家

厌听秋猿催下泪,喜闻春鸟劝提壶。

谁家红树先花发,何处青楼有酒酤。

进士粗豪寻静尽,拾遗风采近都无。

欲期明日东邻醉,变作腾腾一俗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厌倦了秋天猿猴的叫声,让人悲伤落泪,而春天鸟儿的鸣叫则令人欢欣,仿佛在鼓励我去饮酒。
不知哪家的红树已提前绽放花朵,又何处的青楼有美酒可供购买。
进士的豪情似乎已经消磨殆尽,那些有风采的拾遗人物也几乎不见了。
期待明天能在邻居那儿喝得醉醺醺的,让自己暂时变成一个忙忙碌碌的普通人。

注释

厌听:不喜欢听。
秋猿:秋天的猿猴,常寓意悲凉。
催下泪:使人落下眼泪。
喜闻:高兴听到。
春鸟:春天的鸟,常寓意生机。
劝提壶:劝人饮酒。
红树:开红花的树。
先花发:提前开花。
青楼:古代指豪华的酒楼。
酒酤:卖酒。
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及第者,象征才学。
粗豪:豪放不羁。
静尽:激情消退,平静到尽头。
拾遗:唐代官职,这里泛指有才华的人。
风采:风度,风采。
近都无:几乎没有了。
腾腾:形容忙碌或兴奋的样子。
俗夫:普通的人,常含有贬义,这里指世俗的生活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听到了提壶鸟的鸣叫声,这种声音在中国文化中常被比喻为催人饮酒。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厌听秋猿催下泪”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里猿啼声响的不快,这种声音往往让人联想到悲伤和孤寂。相反,“喜闻春鸟劝提壶”则展现了对春日里提壶鸟鸣叫声的喜悦,这声音象征着欢乐和饮酒的邀请。

“谁家红树先花发,何处青楼有酒酥”两句,诗人在询问哪家的红花最先开放,以及哪里的青石小楼里有美酒。这些问题并非真的要得到答案,而是诗人心中对于春天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进士粗豪寻静尽,拾遗风采近都无”表明尽管诗人在仕途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进士),但仍然保持着一种粗犷豪放的心性去寻找内心的平静。然而,在接近都市的地方,却难以找到那种真正的风雅和高洁。

最后,“欲期明日东邻醉,变作腾腾一俗夫”则表现了诗人希望在明天与东边的邻居一起饮酒至醉,让自己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成为一个普通、不受世俗束缚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本真的追求。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早春晚归

晚归骑马过天津,沙白桥红返照新。

草色连延多隙地,鼓声闲缓少忙人。

还如南国饶沟水,不似西京足路尘。

金谷风光依旧在,无人管领石家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早春雪后赠洛阳李长官长水郑明府二同年

献岁晴和风景新,铜驼街郭暖无尘。

府庭共贺三川雪,县道分行百里春。

朱绂洛阳官位屈,青袍长水俸钱贫。

有何功德纡金紫,若比同年是幸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早春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苏州刘郎中

雪夜闲游多秉烛,花时暂出亦提壶。

别来少遇新诗敌,老去难逢旧饮徒。

大振威名降北虏,勤行惠化活东吴。

不知歌酒腾腾兴,得似河南醉尹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早春题少室东岩

三十六峰晴,雪销岚翠生。

月留三夜宿,春引四山行。

远草初含色,寒禽未变声。

东岩最高石,唯我有题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