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水二首(其一)

陇头万里外,天崖四面绝。

人将蓬共转,水与啼俱咽。

惊湍自涌沸,古树多摧折。

传闻博望侯,苦辛提汉节。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屑]韵

翻译

在那遥远的陇头之外,四面环绕着无边的天际。
人们随着风中的蓬草流转,泪水和溪水一起呜咽流淌。
汹涌的激流自行沸腾,古老的大树多已摧折倒下。
听说博望侯张骞,历尽艰辛手持汉节出使西域。

注释

陇头:陇山地区,代指边疆远方。
天崖: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四面绝:四面不与外界相通,极其偏僻。
人将蓬共转:形容人像飞蓬一样四处漂泊。
水与啼俱咽:水流声和人的哭泣声交织在一起,显得凄凉。
惊湍:湍急而令人惊骇的水流。
自涌沸:自行沸腾,形容水流湍急的样子。
博望侯:指西汉时期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因功封博望侯。
汉节:汉朝的使节,象征使者身份和国家尊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象和历史情怀。"陇头万里外,天崖四面绝"两句开篇,勾勒出一幅宏伟的山川地貌图画,陇头之远、天崖之险,给人以深邃无垠之感。"人将蓬共转,水与啼俱咽"则是对这片土地上生灵所受自然界压迫的写照,"蓬"指的是蓬草,比喻人的渺小;"啼"则是一种动物的叫声,通过这种描写,诗人表达了人与自然力量相比的无力感。"惊湍自涌沸,古树多摧折"两句,通过对汹涌澎湃河水和被风雨摧毁的古树的描绘,再次强调了大自然的威力。

最后两句"传闻博望侯,苦辛提汉节"则是历史的回音,诗人借博望侯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英雄和忠诚精神的赞美与怀念。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传闻的穿插,彰显了一种深沉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感。

收录诗词(104)

江总(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字:总持
  • 生卒年:519~594

相关古诗词

陇头水二首(其二)

雾暗山中日,风惊陇上秋。

徒伤幽咽响,不见东西流。

无期从此别,更度几年幽。

遥闻玉关道,望入杳悠悠。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侍宴玄武观诗

诘晓三春暮,新雨百花朝。

星宫移渡䍐,天驷动行镳。

旆转苍龙阙,尘飞饮马桥。

翠观迎斜照,丹楼望落潮。

鸟声云里出,树影浪中摇。

歌吟奉天咏,未必待闻韶。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侍宴临芳殿诗

钟箭自徘徊,皇堂荐羽杯。

桥平疑水落,石迥见山开。

林前暝色静,花处近香来。

西嵫伤抚夕,北阁滥游陪。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侍宴瑶泉殿诗

水亭通枍诣,石路接堂皇。

野花不识采,旅竹本无行。

雀惊疑欲曙,蝉噪似含凉。

何言金殿侧,亟奉瑶池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