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

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

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猕猴。

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山峰前后寺庙迎来初秋,山顶高窗遥望沃洲景色。
静坐禅定中听见蟋蟀鸣叫,白鹤从栖息地飞过像猕猴挂树。
夜晚山寺钟声穿越空荡江面,汀州月色使古老的石楼更显清冷。
心中怀念扬帆远行的愿望未能实现,当年谢公曾在此地游历。

注释

峰前峰后:山峰的前后。
寺:寺庙。
新秋:初秋时节。
沃洲:古代名胜地。
人:人。
定中:禅定状态。
闻:听见。
蟋蟀:秋天常见的昆虫。
鹤:白鹤。
栖处:栖息的地方。
挂:比喻飞翔的样子。
猕猴:一种猴子。
山钟:山中的钟声。
夜渡:夜晚渡过。
空江水:空旷的江面。
汀月:江边的月色。
古石楼:古老的石砌楼房。
心忆:心中怀念。
身未遂:身体未能实现。
谢公:指谢灵运,南朝诗人。
昔年游:过去曾经游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山谷景象。开篇“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勾勒出一座坐落在连绵山峦间的寺庙,它不仅拥有新鲜的秋意,更有着居高临下的优势,可以俯瞰远方的沃野。这里的“峰前峰后”营造了一种被群山环抱的深邃氛围,而“绝顶高窗”则透露出诗人对景观的细腻描绘。

接着,“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猕猴”两句,以听觉和视觉交织出一幅生动画面。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聆听到蟋蟀的鸣叫声,而远处则有鹤立于栖息之所,猕猴在其旁边悬挂。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展现了自然界生灵和谐共生的美好。

第三联“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描绘了一幅深夜的山谷图景。山中的钟声在静谧的夜晚穿越空旷的江水,而远处的月光照亮了古老石楼。这两句通过对自然之声音响和视觉之美的描述,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灵魂得以净化的意境。

最后,“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旅行的怀念。这里的“悬帆”暗示着远行的愿望,但“身未遂”则表现出一种未能实现的遗憾。而“谢公此地昔年游”则是诗人将自己当前所处之地与往日游历中的某位贵人(谢公)联系起来,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以及深厚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08)

贾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字:浪(阆)仙
  • 号:无本
  •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 生卒年:779~843年

相关古诗词

早蝉

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

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若问此心嗟叹否,天人不可怨而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老将

胆壮乱须白,金疮蠹百骸。

旌旗犹入梦,歌舞不开怀。

燕雀来鹰架,尘埃满箭靫。

自誇勋业重,开府是官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观冬设上东川杨尚书

匏革奏冬非独乐,军城未晓启重门。

何时却入三台贵,此日空知八座尊。

罗绮舞中收雨点,貔貅阃外卷云根。

逐迁属吏随宾列,拨棹扁舟不忘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访李甘原居

原西居处静,门对曲江开。

石缝衔枯草,查根上净苔。

翠微泉夜落,紫阁鸟时来。

仍忆寻淇岸,同行采蕨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