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

赏静偏怜竹,宜人况有林。

七贤同远趣,千载有遗音。

避俗来深处,披衣卧绿阴。

玉人三四辈,风箨短长吟。

翠入刘伶酒,声随叔夜琴。

溪干唐六逸,先后许论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竹林七贤的隐逸生活与精神追求,充满了深邃的哲思和自然之美。诗人林希逸以“赏静偏怜竹,宜人况有林”开篇,表达了对竹林的喜爱与赞美,竹与林的和谐共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宜人的氛围。

接着,“七贤同远趣,千载有遗音”一句,将读者引入历史的长河中,仿佛能听到七贤们的谈笑风生,他们的思想与智慧跨越千年,依然回响在竹林之中。这种穿越时空的对话,展现了文化的传承与永恒。

“避俗来深处,披衣卧绿阴”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沉浸于自然之中的画面,七贤们选择在这片幽静之地栖息,与自然融为一体,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玉人三四辈,风箨短长吟”则进一步渲染了竹林中的雅集场景,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围绕着竹林,或轻吟低唱,或品茗谈笑,享受着生活的美好与诗意。

“翠入刘伶酒,声随叔夜琴”巧妙地引用了历史典故,将竹林的翠色融入刘伶饮酒的意境中,琴声随着风吹过竹林,与自然的韵律相和,增添了诗的韵味与深度。

最后,“溪干唐六逸,先后许论心”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与唐代六逸相联系,表达了对古人高洁品格的敬仰,以及对竹林七贤精神的共鸣与传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七贤的生活情趣、精神追求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既是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赞美,也是对理想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字买堪贫

独妙如椽手,誇传品入神。

千金犹莫买,一字实堪贫。

玉柱多谁得,银钩少自珍。

愿求三折笔,甘作屡空人。

但喜萧斋玩,宁忧范甑尘。

疗饥那欲煮,吟苦谩酸辛。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山光悦鸟性

细大皆天性,逍遥宇宙间。

山光非为鸟,鸟悦自因山。

晓日浮青嶂,春云影翠鬟。

物情如有识,乐意自相关。

疏密阴俱好,飞鸣态自閒。

夕阳归翅急,应是倦知还。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呼儿问煮鱼

有客过茅宇,停杯待煮鱼。

向儿呼不已,为我问何如。

骥子抠衣至,校人授手初。

叮咛凡再四,烹割勿踌躇。

正起羹鲈兴,因看遗鲤书。

团栾陪父执,更欲采园蔬。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白鸟去边明

燕外丝方捲,明开若个边。

痴云留片片,白鸟去翩翩。

雨后霜毛湿,风前雪翅鲜。

双飞向何处,一半是晴天。

乍息鸠鸣垤,还归鹤避烟。

须臾阴霭尽,乌绕月娟娟。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