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儿问煮鱼

有客过茅宇,停杯待煮鱼。

向儿呼不已,为我问何如。

骥子抠衣至,校人授手初。

叮咛凡再四,烹割勿踌躇。

正起羹鲈兴,因看遗鲤书。

团栾陪父执,更欲采园蔬。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场景,通过主人对客人来访的款待,以及对孩子的教育与关爱,展现了宋代家庭生活中的温情与和谐。

首句“有客过茅宇,停杯待煮鱼”,开门见山地描述了主人在简陋的茅屋中接待客人的情景,他放下手中的酒杯,准备为客人烹饪一道鱼肴,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美食的讲究。

接着,“向儿呼不已,为我问何如”两句,揭示了主人在忙碌之余,不忘对孩子进行教育,询问孩子对烹饪的看法,既体现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心,也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骥子抠衣至,校人授手初”描绘了孩子恭敬地来到主人面前,初次尝试帮助烹饪的情景,通过“抠衣”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孩子的认真态度和对学习的渴望。

“叮咛凡再四,烹割勿踌躇”则表现了主人对孩子的耐心指导和鼓励,反复叮咛孩子在烹饪过程中不要犹豫,体现了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

“正起羹鲈兴,因看遗鲤书”两句,通过主人品尝羹菜时的满足感和对书中内容的欣赏,进一步深化了家庭生活的温馨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最后,“团栾陪父执,更欲采园蔬”描绘了家人围坐一起,共享天伦之乐的场景,主人还想亲自到园中采摘蔬菜,进一步丰富餐桌,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无间和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家庭生活中的温馨、和谐与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主人与孩子、客人之间的互动,传达出浓厚的人情味和社会风尚。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鸟去边明

燕外丝方捲,明开若个边。

痴云留片片,白鸟去翩翩。

雨后霜毛湿,风前雪翅鲜。

双飞向何处,一半是晴天。

乍息鸠鸣垤,还归鹤避烟。

须臾阴霭尽,乌绕月娟娟。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松子僧前落

野迥无人迹,长松不计年。

随风飘子下,竟日落僧前。

叶暗丹谁化,根枯石共坚。

时敲经夹响,匹似数珠圆。

味美忘斋久,声轻入定便。

时看童行戏,争把柳丝穿。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月静庾公楼

明月今宵好,曾经照庾公。

登楼当静夜,怀古对秋风。

飞镜缘空上,危檐映水中。

胡床无恙否,岸帻为谁雄。

老子今何在,寒光昔亦同。

清谈孤此景,白发向江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星垂平野阔

良夜空如洗,凭栏一望平。

星垂因野阔,野净见星明。

点点光疑坠,荧荧势半倾。

天低连岸远,地尽看参横。

水迥过时白,云收撤夜清。

银河今咫尺,我欲泛槎行。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