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鸟去边明

燕外丝方捲,明开若个边。

痴云留片片,白鸟去翩翩。

雨后霜毛湿,风前雪翅鲜。

双飞向何处,一半是晴天。

乍息鸠鸣垤,还归鹤避烟。

须臾阴霭尽,乌绕月娟娟。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白鸟在明亮天空中飞翔的景象,以及雨后风中的自然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中雨后初晴、云散鸟飞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首句“燕外丝方捲”,描绘了雨后的景象,燕子在空中翻飞,天空中飘着轻柔的雨丝。接着,“明开若个边”一句,通过“明开”二字,形象地表现了雨后天空的明亮,仿佛被某种光芒照亮了一般,而“若个边”则增添了一种神秘感,暗示着这种明亮并非来自特定的方向。

“痴云留片片,白鸟去翩翩”两句,通过“痴云”与“白鸟”的对比,展现了云朵与鸟儿在天空中的动态美。云朵虽“痴”,却留下了片片痕迹,而白鸟则自由自在地飞翔,姿态翩翩,两者相映成趣。

“雨后霜毛湿,风前雪翅鲜”描绘了雨后风中的自然景象。雨后的霜毛因雨水而显得湿润,而风中的雪翅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亮,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雨后风中的清新与生机。

“双飞向何处,一半是晴天”一句,以双飞的鸟儿引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同时也表达了对晴朗天空的喜爱与向往。

“乍息鸠鸣垤,还归鹤避烟”描述了雨后小鸠在土堆上休息,鹤则避开烟雾,各自寻找适合自己的栖息之地,体现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和谐共处。

“须臾阴霭尽,乌绕月娟娟”最后两句,写出了雨后云散,月亮皎洁如玉的情景。乌鸦围绕着月亮飞翔,既是对月亮的赞美,也是对雨后清新的自然环境的颂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雨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雨后初晴、云散鸟飞的宁静与和谐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松子僧前落

野迥无人迹,长松不计年。

随风飘子下,竟日落僧前。

叶暗丹谁化,根枯石共坚。

时敲经夹响,匹似数珠圆。

味美忘斋久,声轻入定便。

时看童行戏,争把柳丝穿。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月静庾公楼

明月今宵好,曾经照庾公。

登楼当静夜,怀古对秋风。

飞镜缘空上,危檐映水中。

胡床无恙否,岸帻为谁雄。

老子今何在,寒光昔亦同。

清谈孤此景,白发向江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星垂平野阔

良夜空如洗,凭栏一望平。

星垂因野阔,野净见星明。

点点光疑坠,荧荧势半倾。

天低连岸远,地尽看参横。

水迥过时白,云收撤夜清。

银河今咫尺,我欲泛槎行。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风破寒江迟

倚棹吟将息,江神听亦痴。

阴犹凝未散,风欲破应迟。

飒飒声虽急,冥冥雾莫披。

凌波疑有物,到晓尚多时。

空使蜚廉怒,翻令帝子悲。

沉湘人在否,唤起赋椒蓠。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