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泊仪真游汪氏园

眷此邱中赏,名园傍水涯。

偶乘蓝举至,非为主人期。

入户丛花碍,穿林幽鸟疑。

一区藏曲折,叠石得崄崎。

编竹新栽药,通泉小凿池。

荷钱初出水,柳絮乱垂丝。

地僻人来少,园深春驻迟。

凭栏看紫鲤,仰面听黄鹂。

景物原无意,流光若有私。

乘凉且归去,江月照相随。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夏时节在仪真汪氏园中游览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景致的美丽与宁静。

首句“眷此邱中赏”,表达了诗人对园中景色的喜爱与留恋。接着,“名园傍水涯”点明了园址的地理位置,靠近水边,自然环境优美。以下几句“偶乘蓝举至,非为主人期”,描述了诗人偶然来访,而非事先约定,增添了意外之喜的氛围。

“入户丛花碍,穿林幽鸟疑”两句,生动描绘了园内花木繁茂、鸟鸣声声的景象,通过“碍”和“疑”字,既表现了花丛的密集,也暗示了鸟儿对陌生访客的警惕。接下来,“一区藏曲折,叠石得崄崎”则展示了园中地形的复杂多变,通过“藏”和“得”字,形象地描绘了园中巧妙布局的山石景观。

“编竹新栽药,通泉小凿池”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园中的植物种植和水利设施,体现了园主对园艺的精心照料。“荷钱初出水,柳絮乱垂丝”则以荷叶初生、柳絮飘飞的景象,渲染了初夏时节的生机与活力。

“地僻人来少,园深春驻迟”两句,通过对比地势偏僻与春意停留时间长的特点,突出了园中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凭栏看紫鲤,仰面听黄鹂”则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地观赏鱼儿游动、倾听黄鹂啼鸣的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

最后,“景物原无意,流光若有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感慨,认为自然界的美好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流淌的时光赋予了它们独特的魅力。“乘凉且归去,江月照相随”则以诗人决定离开时的情景结束,江边的月亮仿佛是为他送行的伴侣,增添了诗作的意境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园中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初夏时节园中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宁静,以及诗人在此所感受到的愉悦与和谐,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夜同王季重姜仲讱何龙友观灯米仲诏光禄宅

考槃不在远,高馆帝城隅。

乐事时相假,春来景更殊。

鸿钧转邹律,明媚满皇都。

士女新妆炫,侯门锦帐纡。

千金竞一刻,百宝溢交衢。

每上六鳌驾,云中双凤扶。

何如清净地,光现牟尼珠。

树发银花火,屏妆金缕图。

列筵星彩动,番席月轮孤。

大地涵瑶镜,千家坐玉壶。

羁心怜越鸟,新调听吴歈。

楚客捐兰佩,燕人混酒徒。

萍逢缘不偶,星聚事宁诬。

未论千秋事,聊穷五夜娱。

游何须秉烛,饮且恰呼卢。

兴剧愁更促,歌清缓夜徂。

百年聊复尔,七尺胡为乎。

遇景应同惜,寻盟未许逋。

群公自钟鼎,小子渴江湖。

他日怀芳躅,南征雁有无。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挽萧拙脩年兄

传道螺川信,高天未可呼。

典型捐物望,肝胆失吾徒。

强仕通金马,清心比玉壶。

兰风朋好洽,鼎望野朝孚。

鸥鸟狎相伴,鹓班间一趋。

棘闱收誉髦,玉署想楷模。

燄赫非难致,清贞肯受濡。

鸿冥谢弋慕,鹏徙托南图。

白下虚真气,湘潭有大夫。

朝方新物色,瓯已卜师儒。

赉弼天心杳,修文地下需。

苍茫凶问远,萧瑟客怀孤。

未竟青云业,俄惊白日徂。

相舂绝邻里,流涕满街衢。

忍策巨卿马,聊陈孺子刍。

千秋哪复问,双眼不禁枯。

寂寂高山曲,人琴已两亡。

形式: 排律

寓冲虚观作

浮来蓬岛定何年,秀出芙蓉片片鲜。

世界风尘无此地,山中丘壑别藏天。

遥凭仙路如堪往,初入玄都暂借眠。

丹灶尚留仙令迹,铜龙还自羽人传。

天边鸾鹤霞齐度,洞口桃花秋亦然。

藜杖每扶朝雨后,樵歌多到晚钟前。

纵无仙骨宁甘俗,说甚尘心不尽捐。

朋好洽来无约束,水云到处恣留连。

坐忘雾色侵筵几,静有泉声送枕边。

岁月长留峰四百,沧桑曾阅世三千。

觉来十载长安路,何似兹游数日缘。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渡江重游燕子矶弘济寺诸胜

片帆风渡大江平,绀宇参差入望明。

旧识名山曾有路,重来迁客不胜情。

烟霏古洞衣裳湿,云拥丹梯杖屦轻。

坐石每移松顶日,步林时听柳阴莺。

满天灏气孤亭矗,万顷湖光一艇横。

望望蜃楼开市远,飞飞燕子结巢成。

禅堂寂寞传钟响,芦岸萧条起篴声。

王谢风流尘土没,齐梁台殿莽烟生。

露薄瑶草春长驻,风落昙花雨亦晴。

自爱江山长不改,只怜人代浪推萍。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