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閒居

杜门初入夏,贫不厌身閒。

白日静于水,绿阴浓似山。

野蔬留客饭,小艇送僧还。

却忆西庵夜,泉声石壁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我闭门初度夏日,贫困却不嫌清闲。
白天比水面还要宁静,绿荫浓郁得像座山峦。
我在野外摘来的蔬菜招待客人,用小船送僧人归去。
回想起西边庵堂的夜晚,耳边是泉水在石壁间的潺潺声。

注释

杜门:闭门不出。
初入夏:刚刚进入夏季。
贫:贫困。
身閒:生活清闲。
白日:白天。
静于水:比水面更静。
绿阴:绿色树荫。
浓似山:浓郁得像山一样。
野蔬:野生蔬菜。
留客饭:招待客人的饭菜。
小艇:小船。
僧还:僧人归去。
却忆:回忆起。
西庵:西边的庵堂。
夜:夜晚。
泉声:泉水声。
石壁间:在石壁旁边。

鉴赏

这首宋朝鲍壄的《初夏閒居》描绘了诗人初夏时节闭门独居的生活情景。首句“杜门初入夏”点明了季节转换,诗人深居简出,享受着初夏的宁静。第二句“贫不厌身閒”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淡然态度,闲适成为他生活中的常态。

接下来两句“白日静于水,绿阴浓似山”,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夏日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水面的静谧,以及浓郁的树荫仿佛遮蔽了整个世界,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意境。

“野蔬留客饭,小艇送僧还”则展现了诗人与世无争的淳朴生活,用简单的野菜招待客人,而僧人离去时,诗人还亲自划船相送,流露出其待人接物的亲切和友善。

最后,“却忆西庵夜,泉声石壁间”以回忆收尾,诗人回味起往昔在西庵度过的夜晚,那潺潺的泉声和石壁相映成趣,更增添了诗的韵味,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生活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初夏田园画卷,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收录诗词(4)

鲍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周子静分教桂阳

当时身不顾,义激自诸生。

一日魁南省,无人不识名。

官寻流水住,路趁落花登。

遥想凭高处,岳云千万层。

形式: 五言律诗

赠遇上人

一衲一空身,凝然意不分。

爱閒全似我,我累已输君。

野寺同听水,春山独看云。

有疑仍了取,此外不须闻。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满庭芳

团菊苞金,丛兰减翠,画成秋暮风烟。

使君归去,千里倍潸然。

两度朱幡雁水,全胜得、陶侃当年。

如何见,一时盛事,都在送行篇。愁烦。

梳洗懒,寻思陪宴,把月湖边。

有多少、风流往事萦牵。

闻道霓旌羽驾,看看是、玉局神仙。

应相许,冲云破雾,一到洞中天。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时人号我作郭郎,盖缘为事没著量。

傀儡弄罢收归笼,自有傍人说短长。

形式: 偈颂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