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晓压糟床渐有声,旋如荒涧野泉清。
身前古态熏应出,世上愁痕滴合平。
饮啄断年同鹤俭,风波终日看人争。
尊中若使常能渌,两绶通侯总强名。
这首诗描绘了早晨酒醒的宁静景象和心境。"晓压糟床渐有声",描述的是清晨时分,酒气从床上散发出来,声音轻微而细腻。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声音捕捉,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旋如荒涧野泉清",诗人将自己的心境比作幽深山谷中的清泉,这种比喻强调了心灵的纯净和澄明。这里的“旋”字用得极妙,既形容声音的回旋,又暗示着内心的情感流转。
"身前古态熏应出,世上愁痕滴合平",诗人通过对古代美好事物的追忆来抚慰自己的忧伤。"熏应出"指的是从身体散发出香气,这里象征着内心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和净化。而"世上愁痕滴合平"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所有的忧虑都能得到平复。
饮啄断年同鹤俭,风波终日看人争。尊中若使常能渌,两绶通侯总强名。
这里,诗人通过对饮酒和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外界喧嚣与内心平静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心境。"尊中若使常能渌"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内心世界能够常保清澈,不受外界干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晨酒醒后的宁静描绘,以及对古代美好事物的追忆,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比喻,构建出一个既有深度又富有人文情怀的意境。
不详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笔阵初临夜正清,击铜遥认小金钲。
飞觥壮若游燕市,觅句难于下赵城。
隔岭故人因会忆,傍檐栖鸟带吟惊。
梁王座上多词客,五韵甘心第七成。
自惜秋捐扇,今来意未衰。
慇勤付柔握,淅沥待清吹。
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
总如南国候,无复婕妤悲。
云似无心水似闲,忽思名在贡书间。
烟霞鹿弁聊悬著,邻里渔舠暂解还。
文章病来犹满箧,药苗衰后即离山。
广寒宫树枝多少,风送高低便可攀。
呼僮晓拂鞍,归上大茅端。
薄俸虽休入,明霞自足餐。
暗霜松粒赤,疏雨草堂寒。
又凿中峰石,重修醮月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