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惜秋捐扇,今来意未衰。
慇勤付柔握,淅沥待清吹。
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
总如南国候,无复婕妤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场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却不感到烦躁,因为他手中的扇子似乎带给了他一些安慰。"自惜秋捐扇,今来意未衰"表明诗人珍视这把扇子,它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价值和意义。
"慇勤付柔握,淅沥待清吹"则描写了诗人小心翼翼地将扇子递给某人(可能是身边的人),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清风。这里的“淅沥”形容风声,既表现出夏日午后的静谧,也暗示着诗人的内心希望。
"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热情和夜晚的凉爽。午后炎热如同红色的山崖逼近,而夜晚则是清凉的声音伴随着如羽毛般轻盈的风。
"总如南国候,无复婕妤悲"中的“南国”常指江南一带,意境悠长。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某种等待的心情,而不再是过去那种因为失去所爱而产生的哀伤(婕妤指的是历史上的美女,常用以形容美好又令人怀念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风光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炎热中寻求内心慰藉的意境,以及对未来某种美好的期待。
不详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云似无心水似闲,忽思名在贡书间。
烟霞鹿弁聊悬著,邻里渔舠暂解还。
文章病来犹满箧,药苗衰后即离山。
广寒宫树枝多少,风送高低便可攀。
呼僮晓拂鞍,归上大茅端。
薄俸虽休入,明霞自足餐。
暗霜松粒赤,疏雨草堂寒。
又凿中峰石,重修醮月坛。
春尽未离关,之官亦似闲。
不嫌请薄俸,为喜带名山。
默祷三真后,高吟十字还。
祗应江上鸟,时下讼庭间。
风雅先生去一麾,过庭才子趣归期。
让王门外开帆叶,义帝城中望戟支。
郢路渐寒飘雪远,湘波初暖涨云迟。
灵均精魄如能问,又得千年贾傅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