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渔村半落楚江边,林外秋原雨外天。
谁倚竹楼邀大艑,天涯暮色已苍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江南渔村秋景图。首句"渔村半落楚江边",以"半落"二字,暗示了渔村依山傍水,夕阳西下时分的景象,江边的渔村在余晖中若隐若现。"林外秋原雨外天"进一步扩展画面,秋日的平原上,雨后的天空与远处的树林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空旷而湿润的氛围。
"谁倚竹楼邀大艑"这一句富有想象,似乎在问,是谁在竹楼上等待,邀请远方的大船归来?"大艑"可能象征着重要的客人或期待的讯息,而"谁倚"则透露出一丝孤独和期盼的情绪。最后一句"天涯暮色已苍然"收束全诗,点明时间已是傍晚,天色渐暗,天涯海角的景色显得更加苍茫,也增添了诗人的情感深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村的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对人情世事的揣测和淡淡的离愁,展现出宋诗的意境之美。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洞庭木落万波秋,说与南人亦自愁。
欲指吴松何处是,一行征雁海山头。
单于射获明妃笑,劝酌蒲萄跪小胡。
不恨别宫昆莫老,应怜超乘子南夫。
南康南麓江州北,五百僧房缀蜜脾。
尽是庐山佳绝处,不知何处合题诗。
驿后新篱接短墙,枯荷衰柳小池塘。
倦游对此忘行路,徙倚轩窗看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