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其七)

雨色霏微碧润苔,溪桥清兴坐悠哉。

野人何事掩关去,山鸟不啼排案来。

满地风光还自认,当门荆棘为谁栽。

莫教衣絮行多碍,打破虚空證一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山林景象。首句“雨色霏微碧润苔”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后苔藓湿润、绿意盎然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之感。接着,“溪桥清兴坐悠哉”则展现了诗人独自坐在溪边小桥上,享受着清静与悠闲的情景。

“野人何事掩关去,山鸟不啼排案来”两句,通过野人的离去和山鸟的沉默,营造出一种空旷而略显寂寞的氛围。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动衬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状态,或许是对于世事的淡泊或是对自然的深深向往。

“满地风光还自认,当门荆棘为谁栽”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承认眼前的风光,但同时也感慨于门前的荆棘,似乎在反思人生中的种种阻碍与困境。这里的“自认”与“为谁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

最后,“莫教衣絮行多碍,打破虚空證一回”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不要让世俗的纷扰束缚了心灵,应该勇于突破自我,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这里的“衣絮”象征着束缚,而“虚空”则代表了超越物质与表象的精神世界。整句话充满了哲理意味,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时,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勇敢地追求真理与自我实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11)

刘宗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其八)

我来几度叩禅扉,击竹拈花老衲衣。

执著两边都是病,悟馀一法竟何归。

略圈圆相形容似,才点些儿面目肥。

不信道州先说破,劳劳此地觅皈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广孝别室得凫字

泽畔行吟起宿凫,旅情嘹唳带僧孤。

不辞累月留方丈,那惜浮生过辘轳。

小径暗荒筠作杖,新巢先落燕将雏。

繁华莫问前朝事,止许西来度一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寿章雁峰舅

五月南风江荔薰,江皋有客傍清芬。

形容老得披裘似,矍铄朝看抱瓮勤。

此日白衣堪送酒,何方青鸟又停云。

百年重许登山屐,取次追陪兴不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拜疏辞朝

阊阖云中拜纩旒,老臣无地展嘉谋。

空遗梁笱平生在,忍负弓旌归去休。

进退一时存小节,功名自古诵先忧。

今朝泪落征衫尽,赢得身閒似野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