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游长沙东湖赠辛兖州巢父二首(其一)

湘流分曲浦,缭绕古城东。

岸转千家合,林开一镜空。

人生无事少,心赏几回同。

且复忘羁束,悠悠落照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湘江在这里分为弯曲的水道,环绕在古城的东边。
河岸随着地形转过,无数人家聚合成一片,树林间湖面如镜,空旷宁静。
人生中能无忧无虑享受美景的时候太少,能有几次与心爱的人一同欣赏呢。
暂且忘却束缚,让心灵沉浸在悠长的夕阳之中。

注释

湘流:湘江。
分:分开。
曲浦:弯曲的水湾。
缭绕:环绕。
古城:古老的城池。
东:东方。
岸转:河岸转折。
千家合:众多房屋聚集。
林开:树林开阔。
一镜空:湖面如镜子般清澈。
空:空旷。
人生:人生。
无事:无忧无虑。
少:少有。
心赏:心中欣赏。
几回同:几次共享。
且复:暂且。
忘羁束:忘却束缚。
悠悠:悠长。
落照:夕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副淡雅的春日风光,诗人以轻松自然的笔触勾勒出湘江曲折与古城相依的情景。"湘流分曲浦,缭绕古城东"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水流蜿蜒、城郭环抱的画面,其中“缭绕”一词尤为传神,既形容了水流的柔和,又暗示了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

接着,“岸转千家合,林开一镜空”进一步描写了湖光山色之美。诗人巧妙地运用“转”字,表达了岸边曲折的特点,而“合”字则寓意于千家共赏的景象;“镜空”更是借自然景物形容水面的平静清澈,如同一面未被打扰的明镜。

在此基础上,诗人转向内心体验,“人生无事少,心赏几回同”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这里“无事”并非指闲散无为,而是指心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且复忘羁束,悠悠落照中”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所获得的心灵释放与自我超越。"忘羁束"意指摆脱世俗的羁绊,而"悠悠落照中"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光阴的变化,诗人似乎已经融入到了自然之中,与宇宙之灵魂相通。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暮春游长沙东湖赠辛兖州巢父二首(其二)

回环路不尽,历览意弥新。

古木畬田火,澄江荡桨人。

缓歌寻极浦,一醉送残春。

莫恨长沙远,他年忆此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暮春感怀(其一)

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园何处此登楼。

落花飞絮成春梦,剩水残山异昔游。

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无迹彩云收。

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暮春感怀(其二)

四十无闻懒慢身,放情丘壑任天真。

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扇外尘。

短策看云松寺晚,疏帘听雨草堂春。

山花水鸟皆知己,百遍相过不厌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潘处士宅会别

相邀寒影晚,惜别故山空。

邻里疏林在,池塘野水通。

十年难遇后,一醉几人同。

复此悲行子,萧萧逐转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