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园何处此登楼。
落花飞絮成春梦,剩水残山异昔游。
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无迹彩云收。
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丁鹤年的作品,名为《暮春感怀》。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运用来看,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事物无法复返的哀愁。
"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园何处此登楼。"
这里借助杜宇(古代一种鸟类)的鸣叫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故乡的怀念。"故园"二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而"此登楼"则是诗人为了更远望,以寻觅那已逝去的记忆。
"落花飞絮成春梦,剩水残山异昔游。"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暮春景象,其中"落花飞絮"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情景,而"成春梦"则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奈感受。"剩水残山"与"异昔游"相呼应,显示出诗人面对自然界变迁和个人经历变化时的复杂情感。
"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无迹彩云收。"
这两句通过描写夜晚的明月和彩云,以及缺乏踪迹的舞衣来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感慨。"歌扇"象征着过往欢乐时光的记忆,而"多情"则显露出诗人对这些记忆的珍视和不舍。"无迹"二字更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
"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时间流逝后的无力感。"东皇"指的是太阳,即春夏之神,而"去后"则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韶华尽"是对美好时光的总结,而"老圃寒香别有秋"则是在表达虽然春天已逝,但仍有一丝不灭的希望和期待,"老圃"中的"老"字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年华渐老的感慨。
整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内容和精美的艺术形象,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
不详
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诗人,有《集》传世。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精诚之心上达九天,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四十无闻懒慢身,放情丘壑任天真。
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扇外尘。
短策看云松寺晚,疏帘听雨草堂春。
山花水鸟皆知己,百遍相过不厌频。
相邀寒影晚,惜别故山空。
邻里疏林在,池塘野水通。
十年难遇后,一醉几人同。
复此悲行子,萧萧逐转蓬。
云雨一萧散,悠悠关复河。
俱从汎舟役,近隔洞庭波。
楚水去不尽,秋风今又过。
无因得相见,却恨寄书多。
偶入横山寺,湖山景最幽。
露涵松翠湿,风涌浪花浮。
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
自缘归思促,不得更迟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