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耒阳作

绕岳复沿湘,衡阳又耒阳。

不堪思北客,从此入南荒。

旦夕多猿狖,淹留少雪霜。

因经杜公墓,惆怅学文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绕过岳山又沿着湘江走,来到了衡阳随后又是耒阳。
作为北方来的旅客实在难以忍受,从这里开始踏入了荒远的南方。
早晚间常有猿猴出没,逗留此地很少见到雪和霜。
因为经过杜甫的坟墓,感慨万千,也想学习他的诗文篇章。

注释

绕岳:环绕着岳山行走。
复:又,再。
沿湘:沿着湘江前行。
衡阳:湖南的一个地名。
耒阳:湖南的另一个地名。
不堪:无法忍受。
思北客:思念北方的家乡,此处指诗人自己。
从此:从这个地方。
入南荒:进入南方偏远地区。
旦夕:早晚,泛指经常。
多猿狖:有很多猿猴。
淹留:长时间停留。
少雪霜:很少下雪结霜。
因经:因为经过。
杜公墓:杜甫的坟墓。
惆怅:伤感,失意。
学文章:学习写作诗文,此处特指学习杜甫的诗文风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绕行岳阳再至衡阳,然后继续南下至耒阳的过程。诗中流露出旅人的思念北方故乡之情,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内心的感慨。

"绕岳复沿湘,衡阳又耒阳" 表明了行程的延伸,从岳阳到衡阳再到耒阳,这一路上山川河流,景色变换,旅人的情感也在这些自然景观中得到深刻体验。

"不堪思北客,从此入南荒"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北方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及面对未知南方环境的无奈与孤独。这里的“不堪”表达了难以承受的愁绪,“南荒”则是对远离家乡、进入陌生地带来的迷茫感。

"旦夕多猿狖,淹留少雪霜" 描述了旅途中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猿狖即猴子,它们的叫声增添了旅途的寂寞与凄凉,而“淹留少雪霜”则描绘了一种冬日的萧瑟景象,时间在静谧中缓缓流逝。

"因经杜公墓,惆怅学文章" 这两句表明诗人路过古代文学家杜甫的墓地时,内心充满了对先贤的怀念之情和学习文学创作的决心。“因经”意味着偶然经过,“惆怅”则是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名人的追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酬郑谷郎中

林下高眠起,相招得句时。

开门流水入,静话鹭鸶知。

每许题成晚,多嫌雪阻期。

西斋坐来久,风竹撼疏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江上值春雨

江皋正月雨,平陆亦波澜。

半是峨嵋雪,重为泽国寒。

农田淹寖尽,客棹往来难。

愁杀骚人路,沧浪正渺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江上夏日

无处清阴似剡溪,火云奇崛倚空齐。

千山冷叠湖光外,一扇凉摇楚色西。

碧树影疏风易断,绿芜平远日难低。

故园旧寺临湘水,斑竹烟深越鸟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江上望远山寄郑谷郎中

危碧层层映水天,半垂冈陇下民田。

王维爱甚难抛画,支遁高多不惜钱。

巨石尽含金玉气,乱峰闲锁栋梁烟。

秦争汉夺空劳力,却是巢由得稳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