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宁太君挽词(其二)

继奉荀门好,钦闻孟母贤。

凤雏持汉节,鹤寿享天年。

丹旐映落日,新松含夕烟。

正应黄壤下,稽首奉金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挽词以沉稳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继奉荀门好,钦闻孟母贤"两句,既是对逝者家学渊源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其品德修养的高度评价。荀门与孟母,皆为中国古代教育典范,以此来称颂逝者,既彰显了其家族的教养深厚,也突出了其个人品行的高尚。

"凤雏持汉节,鹤寿享天年",运用了凤雏与鹤寿的典故,象征逝者如同凤凰之子,手持汉节,象征着其高贵的身份与不凡的品质;同时,鹤寿则寓意其长寿,享受天年,表达了对逝者长寿与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丹旐映落日,新松含夕烟"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丹旐(丧葬用的旗帜)映照在余晖中的画面,与之相对的是新栽的松树,被晚霞的余晖所笼罩,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既表现了哀悼的气氛,也暗示了逝者生命的延续与永恒。

"正应黄壤下,稽首奉金仙"则是对逝者安息于黄土之下的美好祝愿,同时表达了对佛祖的虔诚敬仰,希望逝者能够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宁与解脱。整首挽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体现了对生命、死亡以及信仰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言奉寄三衢赵少师

浮石山前十里松,逍遥谁在白云中。

孔光蚤上三公印,卫武终为百岁翁。

禅客方谈无上道,史官空记太平功。

昔年翘馆青衫客,非佛非心江水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台下(其一)

石梅落落欲黄时,细两濛濛暗不开。

数日不行台下路,不知江水过山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台下(其二)

石台竹径自天成,细草芳花随地生。

白发老人无是处,一枝枯竹伴经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江水二首(其一)

江水入溪来,无复故溪处。

山前浮大艑,前日行人路。

遥堤半灭木,茅舍驯鸥鹭。

始知南山远,欲往不易渡。

世事宁有定,吾生若朝露。

大海为陆陵,昔人非大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