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太平寺画水呈王君保使君

何人笔端有许力,捲来一片潇湘碧。

摩挲老眼看不真,怪见层波涌虚壁。

天庆观中双黑龙,物色虽殊妙处同。

能将此水畜彼龙,方知画手有神通。

龙兮水兮终会遇,天下苍生待霖雨。

形式: 古风

翻译

谁的手笔如此有力,描绘出潇湘碧波荡漾的画卷。
我抚摸着老眼,却难以看清这幅画的真容,惊奇于层层波浪仿佛涌动在虚无的墙壁上。
天庆观中的两条黑龙,虽然形态各异,但奇妙之处却是相同的。
能将水与龙融合在画中,可见画家的技艺非凡,神通广大。
龙与水终将相遇,世间百姓期盼甘霖降临。

注释

笔端:指书画创作的起点或技巧。
捲来:描绘出,卷起。
摩挲:抚摸,触摸。
层波:层层叠叠的波浪。
虚壁:看似空无的墙壁,比喻画面的深远。
天庆观:一处道教庙宇。
双黑龙:画中的两条龙。
畜彼龙:将龙融入画面。
画手:画家。
神通:超凡的技艺或能力。
霖雨:连绵的雨水,象征恩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所作的《毗陵太平寺画水呈王君保使君》。诗中,诗人赞叹画师的技艺高超,能够在笔下展现出潇湘碧波的生动景象。他描述画中的水仿佛有真实的力量,让年迈的眼睛都难以分辨虚实,层波荡漾如在眼前。诗人特别提到画中的双黑龙,虽然形态各异,但都蕴含着奇妙的韵味,显示出画家对水与龙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现。

诗人进一步强调,画中的水与龙并非孤立,而是相互关联,暗示画作中蕴含着深意。他赞赏画师能够通过艺术手法将两者结合,展现出超凡的才情和神通。最后,诗人以“龙兮水兮终会遇,天下苍生待霖雨”作结,寓意画中的龙与水象征着希望与滋润,期待这样的艺术作品能给世间带来甘霖般的福祉。

整首诗通过对画作的描绘和解读,既赞美了画师的技艺,也寄寓了对社会和谐与民生福祉的美好期盼。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浒以秋兰一盆为供

吾儿来侍侧,供我一秋兰。

萧然出尘姿,能禁风露寒。

移根自岩壑,归我几案间。

养之以水石,副之以小山。

俨如对益友,朝夕共盘桓。

清香可呼吸,薰我老肺肝。

不过十数根,当作九畹看。

形式: 古风

祝二严

仆本山野人,渔樵共居处。

小年学父诗,用心亦良苦。

搜索空虚腹,缀缉艰辛语。

糊口走四方,白头无伴侣。

前年得严粲,今年得严羽。

我自得二严,牛铎谐钟吕。

粲也苦吟身,束之以簪组。

遍参百家体,终乃师杜甫。

羽也天姿高,不肯事科举。

风雅与骚些,历历在肺腑。

持论伤太高,与世或龃龉。

长歌激古风,自立一门户。

二严我所敬,二严亦我与。

我老归故山,残年能几许。

平生五百篇,无人为之主。

零落天地间,未必是尘土。

再拜祝二严,为我收拾取。

形式: 古风

舣舟登滕王阁

散步登城郭,维舟古树傍。

澄江浮野色,虚阁贮秋光。

却酒淋衣湿,搓橙满袖香。

西风吹白发,犹逐少年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赵尊道郎中出示唐画四老饮图滕贤良有诗亦使野人著句

采芝商山秦四皓,象戏橘中为四老。

我疑此画即其人,有时以酒陶天真。

丹青不知谁好手,作此饮态妙入神。

摩挲半世江湖眼,古锦轴中舒复卷。

细将物色辨人物,乃是晋时刘毕与陶阮。

一琴无弦横膝上,一琴团团明月样。

一人持杓坐瓮边,一人手携文一编,是中必写酒德篇。

诸君伤时强自遣,曲生风味况不浅。

五胡妖气蔽神州,誓江不救中原乱。

新亭举目愁山河,万事何如一樽满。

一杯一杯醉复醉,天地陶陶尽和气。

道术相忘礼法疏,形骸懒散无机事。

此画流传知几载,生绡剥落精神在。

何人为我更作杜陵饮中八仙歌,将与冰壶主人为此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