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混元为教合醇精,视之无迹听无声。

唯有达人臻此理,逍遥物外事沈冥。

浮云舒卷绝常势,流水方圆靡定形。

乘兴偶然辞涧户,谈真俄尔谒王庭。

顺风已是闻宗旨,枕石还期适性情。

玉帛簪缨非所重,长歌聊复宠归程。

形式: 排律

翻译

以混元之道作为教义,融合了纯正精华,看似无形无影,静寂无声。
只有通达之人能领悟这个道理,在世间之外自由自在,心境深沉。
浮云聚散无常,流水形状随环境变化,没有固定形态。
乘着兴致,我偶尔离开山涧,与志同道合者在朝廷畅谈真理。
顺着风向就能听到教诲的核心,枕石而眠只求顺应本性。
金银玉帛和官位不是追求,只是借歌声来增添归途的乐趣。

注释

混元:指宇宙的原始状态或最高境界。
达人:通达智慧的人。
沈冥:深远、沉寂。
常势:常规趋势。
方圆:形容事物形状多样。
乘兴:兴致勃勃。
宗旨:核心理念或目标。
适性情:顺应自己的情感和天性。
玉帛簪缨:古代贵族的服饰,象征地位。
聊复:姑且、暂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恒的作品,名为《送张无梦归天台山》。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向往。

“混元为教合醇精,视之无迹听无声。”这两句表明道家的至高境界是无形无象,不可见闻,只有达到一定修为的人才能领悟。这里的“混元”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合醇精”则是将道家教义浓缩为精华。

“唯有达人臻此理,逍遥物外事沈冥。”这两句强调只有达到一定层次的修养之人才能够领会这种哲学,而这些高级修行者能做到超然物外,对世间纷扰持平常心。

“浮云舒卷绝常势,流水方圆靡定形。”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云朵随风而变,河水则是圆润不断。这里象征着道家追求的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乘兴偶然辞涧户,谈真俄尔谒王庭。”诗人在朋友即将离开时表达了自己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意。这里的“乘兴”意味着随兴而起,“辞涧户”则是告别之意,而“谒王庭”则是在说即将到达的天台山。

“顺风已是闻宗旨,枕石还期适性情。”这两句表明诗人对道家宗旨有所领悟,并且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安顿。这里的“顺风”指的是顺应自然,“宗旨”则是道家的核心教义。

“玉帛簪缨非所重,长歌聊复宠归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不以为重,而更看重精神上的寄托。这里的“玉帛簪缨”是象征着富贵和荣华,而“长歌聊复”则是在说即使回归平凡,也能在心中留下美好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道家哲学的领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精神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9)

赵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即位。乾兴元年(1022年),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永定陵。后累加谥至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好文学,善书法。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其目的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

  • 生卒年: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赐丁谓(其一)

懿辞硕画播朝中,造膝询谋礼遇丰。

文石延登彰顺美,高牙前导表畴庸。

书生仗钺今尤贵,旧里分符古罕逢。

昼锦买臣安敢比,黄枢早日接从容。

形式: 七言律诗

赞胡家

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

他族未闻有,朕今止见胡。

形式: 五言绝句

句(其二)

酣醉皮裘思晦迹,行高终自有人知。

形式: 押[支]韵

句(其三)

臣守但当守公法,驰骛苟进何可取。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