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同社中访林翁于高宫山

林翁隐居一茅屋,绕屋青山皆骨肉。

故人在昔识翁颜,携我乘春看修竹。

竹篱蓬户春阴阴,苔径松关锁猿鹿。

邻翁为予前致辞,此翁溪山往来熟。

有时閒投溪上竿,有时閒出陇头牧。

鸟啼日暮翁未归,相对群峰翠如簇。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林翁的隐居生活,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诗中以“林翁隐居一茅屋”开篇,点明了林翁的居住环境——简朴而贴近自然的茅屋,周围环绕着青山,仿佛是他的亲人和朋友,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亲近自然的氛围。

接着,“故人在昔识翁颜,携我乘春看修竹”两句,引入了诗人与林翁的相遇,春天里一同观赏修长的竹子,不仅表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暗示了对自然之美的共同欣赏与追求。

“竹篱蓬户春阴阴,苔径松关锁猿鹿”描绘了林翁住所周围的景象,竹篱、蓬户、春阴、苔径、松关、猿鹿,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共生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邻翁为予前致辞,此翁溪山往来熟”通过邻人的介绍,进一步展示了林翁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在溪山间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最后,“有时閒投溪上竿,有时閒出陇头牧”描述了林翁日常生活的悠闲与自在,无论是垂钓溪边,还是放牧山野,都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鸟啼日暮翁未归,相对群峰翠如簇”则以日暮时分,鸟儿啼鸣,林翁尚未归来的情景收尾,与开头形成呼应,强调了林翁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他生活的闲适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林翁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表达了对简单、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28)

李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高宫之海会庵

彼岸真孤绝,何年筑数椽。

白浮云不断,红得日犹先。

佛冷邻山鬼,僧贫种海田。

乘桴吾亦喜,秋色正苍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自金家湾出抵桃花湾而归

地险金家口,临危欲杖藜。

熬波无剩土,栽稻有新畦。

海味珍沙虎,山禽贱野鸡。

夕阳潮渐落,寂寞旧桃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过独山殿

废殿幽凉色,孤峰入破棂。

烟销蜃气散,龙去海云腥。

屋覆藤阴古,畦留菜甲青。

寂寥谁是伴,鸥鸟在沙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采雨诗

茗饮清者事,择水乃先务。

昔人重蒙泉,今则邀天澍。

时维阏逢月,万种欣沾注。

摇摇青苗风,濯濯黄梅雨。

方幅当中庭,俄焉如瀑布。

檐溜非不可,义不取尘污。

贮之以素瓷,珍之等甘露。

水性此独真,茗理庶可悟。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