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从金家湾出发抵达桃花湾再返回的旅程中所见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首句“地险金家口,临危欲杖藜”以金家湾入口处的地势险峻开篇,仿佛预示着接下来的旅程将充满挑战,诗人手持藜杖,准备应对可能的困难。接着,“熬波无剩土,栽稻有新畦”两句,通过对比海洋与农田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人类活动的痕迹,波涛汹涌的大海似乎已经“熬”尽了土地,而稻田则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新绿。
“海味珍沙虎,山禽贱野鸡”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沿途的物产丰富,海中有珍贵的海鲜,山间则有常见的野鸡,体现了自然界的慷慨与差异。最后,“夕阳潮渐落,寂寞旧桃溪”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潮水渐渐退去,桃溪边显得有些孤寂的画面,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旅程的结束和归途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同时也蕴含了对旅途经历的反思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