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雨诗

茗饮清者事,择水乃先务。

昔人重蒙泉,今则邀天澍。

时维阏逢月,万种欣沾注。

摇摇青苗风,濯濯黄梅雨。

方幅当中庭,俄焉如瀑布。

檐溜非不可,义不取尘污。

贮之以素瓷,珍之等甘露。

水性此独真,茗理庶可悟。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采雨诗》由明代诗人李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采水与品茗的雅趣。

首句“茗饮清者事,择水乃先务”,点明了品茗之乐在于选择清澈的水源,为全诗奠定了主题。接下来,“昔人重蒙泉,今则邀天澍”两句,对比古今人们对于水源的选择,从古代的重视自然泉水到现代邀请天降甘霖,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纯净水质的向往。

“时维阏逢月,万种欣沾注”描绘了特定时节,万物欣然接受雨水滋润的情景,生动展现了雨水与大地的和谐共生。随后,“摇摇青苗风,濯濯黄梅雨”两句,通过轻柔的春风与滋润的梅雨,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对植物生长的滋养作用,同时也暗示了雨水对于品茗环境的营造。

“方幅当中庭,俄焉如瀑布”将庭院中的雨水比喻成瀑布,既表现了雨水的壮观,也寓意着品茗时心境的开阔与宁静。紧接着,“檐溜非不可,义不取尘污”强调了选择雨水作为茶水的重要性,不取被尘埃污染的雨水,体现了对纯净生活的追求。

最后,“贮之以素瓷,珍之等甘露”描述了将雨水收集于白色瓷器中,如同珍视甘露一般,表达了对雨水的尊重与珍惜。而“水性此独真,茗理庶可悟”则点明了通过品茗来领悟水的真谛,以及水与茶之间相得益彰的关系,深化了主题。

整体而言,《采雨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还蕴含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28)

李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醉日碧筠轩赋

桃李皆艳竹独清,红紫皆醉竹独醒。

此君洵自有奇节,胡然此日烦罍瓶。

罍瓶罄矣竹不改,岂其惝恍迷真宰。

移方易向惘不知,当年高节今安在。

吾闻种竹无期雨即移,全凭人事与天时。

若使沈酣终不改,青青安得向南枝。

形式: 古风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其一)

瑶英无树不精神,历惯风霜老更真。

地僻祇怜□玉者,天寒应少采香人。

难医司马消中渴,不济莱芜甑里尘。

无用只怜我与汝,年来甘让锦城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其二)

西湖处士旧交神,千古相知此最真。

得月总为荒径友,栖岩俱是上流人。

先将素影惊衰鬓,不为閒心恼客尘。

放鹤亭前三百树,而今无复故山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其三)

澹澹疏疏一种神,水边林下看逾真。

已无蝶翅能怜汝,不学桃花解笑人。

林静尽多閒岁月,山空应少别风尘。

日斜江路归来晚,数遍墙头屋角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