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皇台

洒尽梧桐酒一杯,兴亡前事独徘徊。

乌衣冉冉斜阳下,白鹭茫茫江水来。

凤去不知经几载,客来惟只见高台。

閒于登眺成孤啸,五百年间王气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独自喝完杯中梧桐酒,沉思着历史的兴衰
乌衣巷在夕阳下渐渐模糊,白鹭从江面悠悠飞来
凤凰已去不知多少年,访客只能见到昔日高台
闲暇时登高远望,发出孤独的啸声,五百年的王气似乎又回荡

注释

洒尽:喝完。
梧桐酒:用梧桐叶酿的酒。
兴亡:国家的兴盛与衰败。
独徘徊:独自思考、徘徊。
乌衣:古代贵族子弟的服装,这里指乌衣巷。
冉冉:缓缓地。
白鹭:一种水鸟。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凤去:凤凰离去,象征盛世不再。
经几载:经过了多少年。
高台:古老的建筑或遗址。
閒于:在闲暇时。
孤啸:孤独的长啸。
王气回:帝王之气的回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柴望的《凤皇台》,通过对凤皇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王朝兴衰的感慨。首句“洒尽梧桐酒一杯”,以酒寄情,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气氛。"兴亡前事独徘徊",诗人独自在台上回味历史,感叹世事无常。

接下来两句“乌衣冉冉斜阳下,白鹭茫茫江水来”,通过乌衣巷的落日余晖和江面上的白鹭,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画面,寓言着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自然景色。

“凤去不知经几载,客来惟只见高台”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凤凰已去,只有高台依旧,引人深思。

最后,“閒于登眺成孤啸,五百年间王气回”表达了诗人登临凤皇台时的孤独感,以及对五百年前王气消散的感慨,五百年沧桑巨变,只剩下了这份历史的回声。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凤皇台的描绘,寓言了王朝兴衰的历史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71)

柴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号:秋堂
  • 籍贯:江山
  • 生卒年:1212—1280

相关古诗词

月夜溪庄访旧

山山明月路,何处认梅花。

石色冷如水,溪流白似沙。

清吟幽客梦,华发故人家。

相见即归去,已应河汉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归来

归计年来付酒杯,任他猿鹤自相猜。

东家种竹西邻看,前日移花昨夜开。

钟送夕阳归草木,风吹凉月上楼台。

老来懒听他家曲,惟看柴门长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毛维瞻白云庄三咏(其二)平溪堂

亭号休休古退藏,岂如溪上构虚堂。

坐邀城市真潇洒,却谓江湖太渺茫。

下笔新题无俗事,支筇野服是家常。

临流最有清风快,未见故人心已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毛维瞻白云庄三咏(其一)掬泉轩

好山深处静开轩,目送孤云手弄泉。

枕石堂无金玉富,濯缨家有子孙贤。

初寻旧隐逢三伏,已发新吟仅百篇。

闻说夜分烦暑散,凉飙浑似素秋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