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箕行

并海饥民千百数,携锄上山斸山土。

蕨根巳尽斸不休,力绝筋疲未言苦。

屋头五日无炊烟,十步九却行不前。

全家性命系朝莫,弱子假息阿母眠。

昨日斸蕨仅盈斗,今日蕨根不满手。

但凭斸蕨保馀生,再拜青山感恩厚。

青山青山尔勿猜,明朝未死携锄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饥荒时期百姓的苦难生活。诗人方孝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沿海地区因饥荒而挣扎的民众形象。他们面对食物短缺,不得不上山挖掘蕨根以求生存,即便身体疲惫至极,也未曾言苦。屋内炊烟稀少,十步之内九步难行,家人的生命维系于每日能否找到足够的食物。孩子们在母亲的怀抱中,气息微弱,整个家庭的命运似乎都寄托于每日能否寻得足够的蕨根。

诗中通过“但凭斸蕨保馀生”一句,表达了民众对蕨根的依赖和对生命的顽强追求。他们虽在困境中,仍不忘感恩,向“青山”(象征自然)表达感激之情,希望能在次日继续依靠自然的力量生存下去。这种对生活的坚韧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古代人民在逆境中的智慧与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海米行

海边有草名海米,大非蓬蒿小非荠。

妇女携篮昼作群,采掇仍于海中洗。

归来涤釜烧松枝,煮米为饭充朝饥。

莫辞苦涩不下咽,性命聊假须臾时。

皇天不仁我当死,况乃催科急如矢。

来牟拟作日月期,欲保馀生更徯尔。

呜呼弃止不复陈,椎牛酣酒何为人。

形式: 古风

游峨嵋

楚客求丹梯,溯流三峡踰五溪。

浙僧访佛祖,一锡凌空向西土。

江左儒生寻谪仙,相逢共上峨嵋巅。

峨嵋山高气磅礴,万朵莲开青插天。

天高地远望无极,海东日出扶桑赤。

气冲衲衣举,光摇角巾明。

眼底汪洋巨鳌动,耳边髣髴天鸡鸣。

龙宫对月窟,曾闻谪仙游。

霞光凝不散,履迹今尚留。

千崖崩摧势欲堕,羽流缁侣参差坐。

七宝岩留供佛灯,万松灶起烧火风,霆荡潏云树模糊。

虎豹接迹,猿猱斗呼。

星汉当头手可摘,灵芝甘露无时无。

云漏日兮光一线,金莲白象兮纷纷而来见。

万籁动兮天乐和,仙之人兮夜经过。

忽神惊而目眩,岂事幻而说颇。

睹谪仙而无有,杳凤管与鸾车。

尘心未断怀乡土,青鞋复踏来时路。

行行回首语青山,石室无锁门无关,重来有日当跻攀。

肯效趑趄嗫嚅徼名势,坐令尘土凋朱颜。

形式: 古风

题万间室

少陵老翁饿濒死,意欲大庇天下人。

一椽茆屋不足蔽风雨,安得万间之厦盖覆四海赤子同欣欣。

言狂意广不量力,至今世俗闻者交笑嗔。

侯城小儒愚独甚,不敢嗔笑谓公之意厚且真。

古来致乱皆有因,大臣固位谨持禄,其计止为安一身。

高车大纛耀侈富,子女玉帛骄里邻。

安危得失百不知,更僣膏腴便利田宅遗子孙。

生灵穷苦堕沟渎,寒士困悴无衣绅。

彼也珍羞绮席,歌舞燕乐穷朝昏。

老翁哀痛实为此,熟视鄙夫憸子辟之犬鼠加冠巾。

曰我得志有不为,嫉邪愤世欲救其弊忘贱贫。

至今巳阅八百岁,知翁之意世独少,蹈翁所恶常纷纷。

侯城子,为是惧,人受天地中,何以不与禽兽草木为等伦。

一心运万化,五性涵义仁。

下?后土所不能,上赞皇天之阙燮,调寒暑,抚五辰。

大禹疏百川,伊周综理礼乐政教与世为陶钧。

孔子孟轲不得位,著书明道亦与治水拯世之功均。

吾为孔子徒,忍汩流俗同沉沦。

故题一室曰万间,坐觉宇宙亭毒气势皆前陈。

身贱不敢论政教,誓将修复孔业为世开昏嚚。

室中左右列古书,亦有诸史所笔志义之士忠良臣。

关有子厚,洛有伯淳,群公近出皆凤麟。

美哉子厚,西铭之说何谆谆。

吾恐当时亦感悲叹意,故立此论可与日月同光新。

为君不知此,无以建皇极,为臣不知此,无以康兆民。

愿写此书千万卷,洗濯鄙胸与私智,使知林林之众,皆吾共出而同娠。

视之不至越与秦,尽变呻吟愁叹之俗,若去寒冱逢阳春。

小儒不惜独困处此室,作为雅颂歌圣神,再见中国大治同周殷。

形式: 古风

沧州趣为台城赵生孝礼题

少年负奇志,味道轻神仙。

缚虎千仞崖,斩蛟万里川。

东指扶桑西月窟,以手扪天问天阙。

醉中欲夺羲和鞭,驱策六龙下溟渤。

岁华忽复晚,奇功竟无成。

耻作楚狂人,甘为鲁诸生。

俯首蓬屋中,被褐勘六经。

忧多发白早,触事万感盈。

拟从安期辈,采药游蓬瀛。

蓬瀛群仙别来久,闻知掉头还拍手。

世上忧劳早巳知,身后功名复何有。

弃我如敝屣,不肯相攀援。

登高发长啸,目送白鹤归三山。

我友王子乔,示予海峤图。

孤峰拔出数千尺,丹光云彩交模糊。

下临无地,上极无天。

沤波浩荡望不极,恍若巨鳌掀舞势与元气同回旋。

金银宫阙隐倒景,翠绡绛节在眼前。

对此惬心赏,便欲乘风与俱往。

恨乏同心人,临?独惆怅。赵生天资妙,访我东海头。

清谈雄辨有仙趣,坐觉毛骨寒飕飕。

生方读书取青紫,我巳屏迹栖林丘。

他年谢事倘相会,与尔共作蓬瀛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