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洞霄深处日栖真,仙子亲曾此致身。
凤阙有人来献礼,溪声山色愈增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自然景象,融合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洞霄深处日栖真"一句,通过“栖真”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真挚不欺、纯净无伪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身对于心灵寄托的渴望。“仙子亲曾此致身”则让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的仙境,仙子降临凡间的传说,这里既是对自然之美的崇拜,也是对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凤阙有人来献礼”一句,"凤阙"常指宫殿或高耸的建筑,此处借用来比喻山峰的高峻。有人来献礼,不仅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景,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的自信。
“溪声山色愈增新”一句,则是对前两句意境的深化和升华。溪水潺潺、山色变幻,自然界的每一次变化都让诗人感到新鲜和喜悦,这种感觉不仅来源于视觉上的美感,也包含了心灵上的愉悦。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洞霄之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理想的追求。
不详
又字道正,“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天师、、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几千年浪碧澄澄,对景难忘我祖情。
乐就也知曾借力,轩成方见不辜名。
人间久矣喜相倍,道术参同岂吝哉。
他日功成果轻举,为吾天上作梯媒。
神仙抱一养玄微,九载功成白日飞。
道在当人须顺授,今朝何必秘天机。
汉朝人与道翱翔,是处遗踪属静方。
烟外桃花非俗种,风前柏实有馀香。
杖穿翠霭通深窅,舟驾洪波入渺茫。
千八百年三十代,云台空碧佩琳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