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间久矣喜相倍,道术参同岂吝哉。
他日功成果轻举,为吾天上作梯媒。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继先所作,名为《赠青城洞翁二首·其二》。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融合了道家的修仙思想和儒家的道德理念,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
“人间久矣喜相倍”一句,表达了诗人与青城洞翁之间深厚的情谊。这里的“相倍”,意指互相之间情谊加倍,显示出对友人的思念和珍惜之情。
“道术参同岂吝哉”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修炼、学习和追求共同理想的态度。"参同"意味着参与到某种共同的事业或精神追求中去,而"岂吝哉"表达了一种慷慨大方,不吝啬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他日功成果轻举”一句,预示了未来修炼有成时的自信与从容。这里的"他日"指的是未来的某个时候,而"功成果轻举"则是说当修炼成功之后,可以轻松地达到所追求的境界。
最后,“为吾天上作梯媒”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修炼,为自己和朋友之间建立一座通向精神高度的桥梁或阶梯。这里的“梯媒”,即是帮助人们攀登到更高境界的工具或媒介,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愿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友情和修炼理想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精神追求的渴望,以及他与朋友之间的情谊纽带。
不详
又字道正,“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天师、、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神仙抱一养玄微,九载功成白日飞。
道在当人须顺授,今朝何必秘天机。
汉朝人与道翱翔,是处遗踪属静方。
烟外桃花非俗种,风前柏实有馀香。
杖穿翠霭通深窅,舟驾洪波入渺茫。
千八百年三十代,云台空碧佩琳琅。
新文博不繁,披诵已清魂。
意在诸缘外,心为万法源。
犹龙谁可测,牧马自微言。
三复难穷处,重来得细论。
一坛幽占万松阴,意为寻真特地深。
翳翳野云披绿岸,时时疏雨洒青林。
真图未落前朝手,短褐堪求古圣心。
鹤辇近过游息处,桃花流水尚堪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