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暨阳同知

我生山野毛发古,不是多时旧巢许。

松根坐卧忘岁年,足迹何曾入官府?

雨晴忽觉草添肥,春来春去都不知。

耕田凿井亦足乐,短歌长啸随所之。

溪谷无尘人事少,纵有饥寒能自保。

花村月夜犬不惊,可是太平风俗好。

昨日柳花如雪飞,今日作诗何所思?

我诗似质朴,君政从可推。

锦衣翩翩马如练,拜恩应到黄金殿。

他年皂盖下蓬莱,更与君侯作佳传。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生长在山野之间,毛发斑白,不是长久以来的老巢栖息之处。
在松根旁坐卧,岁月仿佛忘记流转,我的足迹从未踏入官府的门槛。
雨过天晴,忽然觉得草木更加繁茂,春天来了又去,我却浑然不知。
耕田打井也足以自得其乐,或高歌或长啸,随性而为。
溪谷清幽少有人事纷扰,即使遭遇饥寒,也能自给自足。
花村月夜连狗都安静,这是否意味着世道太平,民风淳朴。
昨日柳絮如雪飘飞,今日我作诗,心中在想些什么呢?
我的诗虽朴素,但你的政绩可见一斑,值得推崇。
身着华丽衣裳,骑着如丝般洁白的马,你将在金殿接受封赏。
将来有一天,你在皂盖之下治理蓬莱仙境,我定会为你写下佳传。

注释

我:诗人自指。
山野:乡村野外。
毛发古:形容头发斑白。
旧巢:老巢。
松根:松树根部。
官府:政府官署。
雨晴:雨后放晴。
添肥:草木茂盛。
耕田凿井:农耕生活。
随所之:任凭心意。
人事少:人迹罕至。
自保:自给自足。
犬不惊:狗不吠叫。
太平风俗:社会安宁。
昨日柳花:春天景象。
何所思:思考的内容。
似质朴:朴素无华。
君政:你的政绩。
翩翩:轻盈的样子。
练:丝线。
皂盖:古代官员的仪仗。
蓬莱:仙境。
佳传:美好的事迹记录。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送暨阳同知》,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暨阳同知的送别之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安宁的赞美。首句“我生山野毛发古”,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出身和性格,暗示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接下来通过“松根坐卧忘岁年”、“耕田凿井亦足乐”等诗句,流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亲近。

诗中“溪谷无尘人事少,纵有饥寒能自保”一句,展现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以及诗人对于自给自足生活的安然。同时,通过对“花村月夜犬不惊”的描绘,烘托出社会和谐、风俗淳朴的太平景象。最后,诗人以“他年皂盖下蓬莱,更与君侯作佳传”祝愿友人在仕途上步步高升,同时也暗含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坚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节士

夏侯先生天下士,风流倜傥忠义俱。

平生勋业能自知,腹内更有非常书。

浪游不废灯火读,骑马儿郎空碌碌。

王门讲道三十年,坐使穷荒移国俗。

浮云蔽日客梦单,勇锐欲食奸臣肝。

径持白事上天子,不顾宰相与乃官。

沈冤昭雪清四海,旧时枝叶生光彩。

至今长安诸小儿,拍手为之歌慷慨。

归来弗受大官名,五湖一叶扁舟轻。

丹青徒写苏子卿,黄花自友陶渊明。

老我论交苦不早,意气相期且倾倒。

读公佳传诵公诗,江南节士如公少。

形式: 古风

息斋双竹图

李侯画竹真是竹,气韵不下湖州牧。

墨波翻倒徂徕山,笔锋移出筼筜谷。

千竿万竿清影远,百丈十丈意自足。

就中分取一两枝,别是山阴潇洒族。

疏梢飒飒凤尾颤,修干隐隐虬龙伏。

凭轩忽若秋风来,坐使旁人脱尘俗。

我生爱竹太僻酷,十载狂歌问淇澳。

归来不得翠琅玕,听雨冷眠溪上绿。

而今已断那时想,见景何曾动心目。

便欲为君真致之,相对空窗慰幽独。

形式: 古风

留题悠然阁

高阁潭空影,开窗彻虚明。

依依杨柳阴,微凉入床清。

原田远风交,平林素烟横。

喜喜车马来,而听禽鸟声。

境物随所适,于心淡无营。

悠然会真趣,得酒辄自倾。

客至竟忘言,坐对南山青。

形式: 古风

离别吟

寒风飒大野,行子行河梁。

执手不忍弃,迟迟复遑遑。

朋友会面难,慷慨热中肠。

人生岂无家,结交在踣傍。

今晨强绸缪,明各天一方。

相见苦不早,离别徒悲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