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昌国忆母诗后(其二)

春草冥冥雨暗阡,转头二十七更年。

平生自谓心如铁,肠断徐卿泣母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文徵明的《书昌国忆母诗后(其二)》是一首深情感人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草色迷蒙、细雨绵绵的情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哀婉而深沉的氛围。

“春草冥冥雨暗阡”,开篇即以“春草”和“雨”为背景,营造出一片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景象。“冥冥”二字,不仅形容了春草的茂盛,也暗示了情感的深沉与复杂。“雨暗阡”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阴郁,仿佛连绵不断的细雨遮蔽了道路,也遮蔽了主人公的心绪。

“转头二十七更年”,这一句通过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与感慨。短短的一句话,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平生自谓心如铁”,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主人公自认为内心如同钢铁般坚韧,不为外界所动。然而,接下来的“肠断徐卿泣母篇”却揭示了内心的柔软与脆弱。徐卿泣母的故事,是古代一个孝子因思念母亲而哭泣的典故。在这里,诗人借用这个故事,表达了自己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哀痛之情,使得原本看似坚强的心灵,在面对亲情时,展现出无比的柔情与脆弱。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既有对外在世界的冷静观察,也有对内在情感的深刻挖掘,体现了文徵明作为文人对于人生、亲情以及自我情感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一)

点径沾篱已灿然,飞帘扑面更翩联。

红吹晴雪风千片,锦蹙春云浪一川。

老惜鬓飘禅榻畔,醉看燕蹴舞筵前。

无情刚恨通宵雨,断送芳华又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三)

蜂撩褪粉偶粘衣,春减都消一片飞。

蒂挠园风无那弱,影摇庭日已全稀。

樽前漫有盈盈泪,陌上空歌缓缓归。

未便小斋浑寂寞,绿阴幽草胜芳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四)

怅人无柰晓风何,逐水纷纷不恋柯。

春雨捲帘红粉瘦,夜凉踏影月明多。

章台旧事愁边路,金缕新声梦里歌。

过眼莫言皆物幻,别收功实在蜂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五)

战红酣紫一春忙,回首春归属渺茫。

竟为雨残缘太冶,未随风尽有馀香。

美人睡起空攀树,蛱蝶飞来却过墙。

脉脉芳情天万里,夕阳应断水边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