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四)

怅人无柰晓风何,逐水纷纷不恋柯。

春雨捲帘红粉瘦,夜凉踏影月明多。

章台旧事愁边路,金缕新声梦里歌。

过眼莫言皆物幻,别收功实在蜂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中的第四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花之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与生命短暂的感慨。

首句“怅人无柰晓风何”,诗人以“怅”字开篇,表达了面对自然现象时内心的无奈与哀愁,晓风拂过,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接着,“逐水纷纷不恋柯”一句,通过落花随流水飘散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它们不眷恋枝头,最终归于流水,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春雨捲帘红粉瘦,夜凉踏影月明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落花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景象。春雨中,花朵显得更加娇嫩,但同时也暗示了它们即将凋零的命运;夜晚,月光下落花的影子更加清晰,却也映照出一种凄美与孤寂。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落花在春雨与月夜中的不同风貌,寓意深刻。

“章台旧事愁边路,金缕新声梦里歌”则将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章台,古代指妓院,这里借指往昔的美好回忆或情感经历,而“旧事愁边路”则暗示了这些回忆带来的忧愁与痛苦。金缕新声,指的是新的音乐或歌曲,与之相对应的是“梦里歌”,即在梦境中听到的歌声,这既是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也是对现实与梦想之间距离的感慨。

最后,“过眼莫言皆物幻,别收功实在蜂窠”两句,诗人以蜜蜂筑巢为喻,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蜜蜂辛勤筑巢,看似平凡,却蕴含着生存与繁衍的智慧。诗人借此提醒读者,不应轻易否定眼前的一切,因为每一刻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同时,这也暗含了对生活态度的反思,鼓励人们珍惜当下,寻找生命中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落花的描绘,以及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记忆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五)

战红酣紫一春忙,回首春归属渺茫。

竟为雨残缘太冶,未随风尽有馀香。

美人睡起空攀树,蛱蝶飞来却过墙。

脉脉芳情天万里,夕阳应断水边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六)

桃蹊李径绿成丛,春事飘零付落红。

不恨佳人难再得,缘知色相本来空。

舞筵意态飞飞燕,禅榻情怀袅袅风。

蝶使蜂媒都懒慢,一番无味夕阳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七)

开喜秾纤落更幽,树头何用胜溪头。

有时细数坐来久,尽日贪看忘却愁。

惹草萦沙风冉冉,伤春恨别水悠悠。

不堪旧病仍中酒,疏雨浓烟锁画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八)

风袅残枝已不任,那堪万点更愁人。

清溪浣恨难成锦,红雨鏖香并作尘。

明月黄昏何处怨,游丝白日静中春。

急须办取东栏醉,倒地犹堪藉绮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