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五)

战红酣紫一春忙,回首春归属渺茫。

竟为雨残缘太冶,未随风尽有馀香。

美人睡起空攀树,蛱蝶飞来却过墙。

脉脉芳情天万里,夕阳应断水边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落花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战红酣紫一春忙”以“战红酣紫”形容春天花朵竞相开放的热闹场景,一个“忙”字则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然而,转眼间,“回首春归属渺茫”,春天的美好时光仿佛在不经意间消逝,留下的是对春去的无奈与惋惜。

接着,“竟为雨残缘太冶,未随风尽有馀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风雨变化,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即使风雨摧残,花朵依然散发着余香,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隐含着诗人对生命中美好瞬间虽短暂却值得珍惜的哲思。

“美人睡起空攀树,蛱蝶飞来却过墙”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落花比作美人,形象地描绘了落花飘零的情景。美人醒来后只能徒劳地攀折树枝,而蝴蝶飞来却只是越过围墙,无法停留,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与不可挽留。

最后,“脉脉芳情天万里,夕阳应断水边肠”表达了诗人对落花情感的深切体会。虽然落花飘散,但那份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如同天际的万里长空,永存于心。夕阳西下,更添了几分离愁别绪,仿佛连水边的肠断之声都承载着对落花的不舍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落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观察与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与美好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六)

桃蹊李径绿成丛,春事飘零付落红。

不恨佳人难再得,缘知色相本来空。

舞筵意态飞飞燕,禅榻情怀袅袅风。

蝶使蜂媒都懒慢,一番无味夕阳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七)

开喜秾纤落更幽,树头何用胜溪头。

有时细数坐来久,尽日贪看忘却愁。

惹草萦沙风冉冉,伤春恨别水悠悠。

不堪旧病仍中酒,疏雨浓烟锁画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八)

风袅残枝已不任,那堪万点更愁人。

清溪浣恨难成锦,红雨鏖香并作尘。

明月黄昏何处怨,游丝白日静中春。

急须办取东栏醉,倒地犹堪藉绮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九)

飞如有恋堕无声,曲砌斜台看得盈。

细草栖香朱点染,晴丝撩片玉轻明。

江风飘泊明妃泪,绿叶差池杜牧情。

赖是主人能爱惜,不曾缘客扫柴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