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儒臣簪笔典州麾,重为江山缉旧仪。
宴序古来元有礼,鹿鸣废后更无诗。
科名到手还须耐,文字当场莫好奇。
更尽工歌笙一曲,明年春洒上林枝。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参加宣城鹿鸣宴的场景,展现了古人对传统礼仪的重视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诗中的“儒臣簪笔典州麾”表明儒生们以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为工具,掌管着地方的文教事务。在“重为江山缉旧仪”一句中,作者通过修复古老的礼仪来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维护。
宴会在历史上有其固定的序列,诗中的“宴序古来元有礼”指出了这种秩序的重要性。然而,在“鹿鸣废后更无诗”这句中,作者感叹鹿鸣宴后的沉寂,这可能是对当时文化衰退的一种隐喻。
在考试科举方面,作者提醒读者即便手握科名,也需耐心等待,不应急于求成。同时,“文字当场莫好奇”则是告诫后人,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不宜追求奇巧新异,而应当注重实质与传统。
最后,诗人以“更尽工歌笙一曲,明年春洒上林枝”表达了对未来文化发展的美好愿景,以及对自然界的热爱。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文化传承、文学创作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寄托。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去年舆疾上洪州,百感婴怀又怕秋。
病体不因衰后觉,宦情谁向死前休。
乞身已晚荒三径,葬子无期负一丘。
造物傥从心所欲,乐天知命更何求。
鸾凤久束咮,贤关时一鸣。
子今观上国,志岂为浮名。
母线丝丝直,爷诗字字情。
别离非所惜,回看锦衣荣。
经年分月伴西清,又佐戎轺勇北征。
下马必能书檄草,从军元是擅诗名。
熙丰作俑能无过,元祐操舟却要平。
局面既新棋势别,消详专在幕中评。
夏日曾随别驾归,朔风还作送公诗。
行军司马自文采,祭酒诸生亡崛奇。
国事急忙中着手,边筹閒暇处开眉。
嘉陵想已波涛落,风雨无忘泊岸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