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

潦倒宦情尽,萧条芳岁阑。

欲辞南国去,重上北城看。

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

人稠过杨府,坊闹半长安。

插雾峰头没,穿霞日脚残。

水光红漾漾,树色绿漫漫。

约略留遗爱,殷勤念旧欢。

病抛官职易,老别友朋难。

九月全无热,西风亦未寒。

齐云楼北面,半日凭栏干。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翻译

疲惫的官场生涯已结束,美好的岁月也接近尾声。
想要离开南方的国度,再次登上北城以远望。
重峦叠嶂的江山雄壮,城镇分布广阔。
人口稠密经过杨府,坊市热闹如同半个长安。
雾气中山峰隐没,日脚穿过云霞渐消残。
水面波光粼粼红艳艳,树木翠绿连绵不绝。
大概留下些许恩泽,深情地怀念过去的欢乐。
因病辞去官职容易,老去告别朋友却很难。
九月已无炎热,西风吹来还不觉寒冷。
站在齐云楼北面,半天倚着栏杆眺望。

注释

潦倒:失意,困顿。
宦情:为官的情感,这里指官场生涯。
芳岁:美好的年华。
南国:南方的国家或地区。
北城:北方的城墙,可能指都城的北门。
复叠:重叠,层叠。
井邑:城镇,村落。
杨府:可能指某位名叫杨的人的府邸,具体指代不明。
坊闹:繁华的街市。
半长安:形容长安城的一半,形容其繁华。
雾峰头:被雾遮掩的山峰。
日脚:太阳在云层中的余晖。
红漾漾:形容水面反射的红色光芒。
绿漫漫:形容绿色的树木繁茂。
遗爱:留下的恩惠,指对地方的贡献。
旧欢:过去的欢乐时光。
病抛:因病而辞职。
友朋:朋友。
齐云楼:古代的一座名楼,具体位置不明。
凭栏干:倚靠在栏杆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齐云楼上对景物的感慨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开篇“潦倒宦情尽,萧条芳岁阑”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情感耗竭的哀愁。接着“欲辞南国去,重上北城看”透露出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不舍。再下来,“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展示了诗人的胸襟。

以下几句“人稠过杨府,坊闹半长安。插雾峰头没,穿霞日脚残”描绘了一幅繁华但不失闲适的城市风貌。紧接着,“水光红漾漾,树色绿漫漫”则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刻画。

诗人在“约略留遗爱,殷勤念旧欢”中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怀念。而“病抛官职易,老别友朋难”则表达了对疾病和离别之痛的感慨。

最后,“九月全无热,西风亦未寒。齐云楼北面,半日凭栏干”写出了秋末时节的气候特点,以及诗人在高处凭栏远望的情景。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馀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海内声华并在身,箧中文字绝无伦。

遥知独对封章草,忽忆同为献纳臣。

走笔往来盈卷轴,除官递互掌丝纶。

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

各有文姬才稚齿,俱无通子继馀尘。

琴书何必求王粲,与女犹胜与外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

山束邑居窄,峡牵气候偏。

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

隐隐煮盐火,漠漠烧畬烟。

赖此东楼夕,风月时翛然。

凭轩望所思,目断心涓涓。

背春有去雁,上水无来船。

我怀巴东守,本是关西贤。

平生已不浅,流落重相怜。

水梗漂万里,笼禽囚五年。

新恩同雨露,远郡邻山川。

书信虽往复,封疆徒接连。

其如美人面,欲见杳无缘。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

俱来沧海郡,半作白头翁。

谩道风烟接,何曾笑语同。

吏稀秋税毕,客散晚庭空。

霁后当楼月,潮来满座风。

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

唯此钱唐郡,闲忙恰得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初夏闲吟兼呈韦宾客

孟夏清和月,东都闲散官。

体中无病痛,眼下未饥寒。

世事闻常闷,交游见即欢。

杯觞留客切,妓乐取人宽。

雪鬓随身老,云心著处安。

此中殊有味,试说向君看。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