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学三年闻琢玉,东堂一举早成名。
借问还家何处好,玉人含笑下机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子在大学三年间,通过琢磨玉石的比喻,展现了学子迅速成长和名声大噪的情景。"东堂一举早成名"表明学子的才华和努力得到了快速的认可和赞誉。
借问还家何处好,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询问朋友回家的路途是否顺利,以及归家后将会有怎样的美好遭遇。"玉人含笑下机迎"则是对朋友归来场景的浪漫描绘,"玉人"指的是美丽的迎接者,而"含笑下机迎"则表现出一种温馨和喜悦的情感,是对朋友回家的热烈欢迎。
整首诗通过对学子才华的赞扬和对友人归来的关怀,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谤言三至后,直道叹何如。
今日蓝溪水,无人不夜鱼。
江华胜事接湘滨,千里湖山入兴新。
才子思归催去棹,汀花且为驻残春。
东山残雨挂斜晖,野客巢由指翠微。
别酒稍酣乘兴去,知君不羡白云归。
骥足骎骎吴越关,屏星复与紫书还。
已知从事元无事,城上愁看海上山。